卷三 宋卫·犀首伐黄
犀首伐黄,过卫,使人谓卫君曰:“弊邑之师过大国之郊,曾无一介之使以存之乎?敢请其罪。今黄城将下矣,已将移兵而造大国之城下。”卫君惧,束组三百绲,黄金三百镒,以随使者。南文子止之曰:“是胜黄城,必不敢来;不胜,亦不敢来。是胜黄城,则功大名美,内临其伦。夫在中者恶临,议其事。蒙大名,挟成功,坐御以待中之议,犀首虽愚,必不为也。是不胜黄城,破心而走,归,恐不免于罪矣!彼安敢攻卫以重其不胜之罪哉?”果胜黄城,帅师而归,遂不敢过卫。
公孙衍率兵进攻黄国,路过卫国,派人对卫国国君说;“弊国军队路过贵国郊外,竟连一个使者也不派来慰问吗?请问我们有什么罪过。如今黄国的城邑就要被攻下,攻下后,我们就将调兵到贵国的城下。”卫国国君很害怕。捆扎了三百捆缓带,准备了黄金三百镒,让使者带上这些东西出使。南文子阻止卫国国君说:“这次公孙衍如果在黄城取胜,一定不敢来卫国;不能取胜:也不敢来。这次公孙衍如果在黄城取胜,那么他将取得很大的功劳很好的名声,就会居功蔑视他人。在国中的大臣会厌恶他的高傲,诽谤他的行动。顶着极好的名声,拥有成就的功劳,却坐等国中人的非议,公孙衍即使再愚蠢,也必然不会这样做。这次如果不能在黄城取胜,他将怀着恐惧的心理逃回魏国,回国后还要担心会受到惩罚!他怎么敢加重没有战胜黄国的罪过呢?”公孙衍果然在黄城取胜,率军回国,连经过卫国都不敢。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