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赵四·为齐献书赵王
为齐献书赵王,使臣与复丑曰:“臣一见,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而穷臣也。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故王重见臣也。以臣为不能者非他,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交有所偏者也;非然,则知不足者也;非然,则欲以天下之重恐王,而取行于王者也。臣以齐循事王,王能亡燕,能亡韩、魏,能攻秦,能孤秦。臣以为齐致尊名于王,天下孰敢不致尊名于王?臣以齐为王求名于燕及韩、魏,孰敢辞之?臣之能也,其前可见也已。齐先重王,故天下尽重王;无齐,天下必尽轻王也。秦之疆,以无齐之故重王,燕、魏自以无齐故重王。今王无齐独安得无重天下?故劝王无齐者,非知不足也,则不忠者也。非然,则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欲轻王以天下之重,取引于王者也;非然,则位尊而能卑者也。愿王之熟虑无齐之利害也。”
有人为齐国向赵惠文王呈献书信,说:“臣下拜见一次君王,能使君王坐着得到天下各国致送的名尊宝器。可是臣下奇怪大王不试着会见一下臣下,而使臣下处于窘迫境地。这一定是大臣们认为臣下不能做到,所以大王没有召见。认为臣下不能做到没有别的原因,这是有人想要利用大王的兵力,成就他自己的心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结交外国有偏颇之心;如果还不是这样,那就是智慧不足;如果还不是这样,那就是想要用天下重大的事情恐吓大王,来使大王相信他的学说。臣下以齐国名义顺从事奉大王,大王就能灭掉燕国,就能灭掉韩国、魏国,就能进攻秦国,孤立秦国。臣下以齐国名义向大王致送尊名,天下谁敢不向大王致送尊名?臣以齐国名义送给大王土地,天下谁敢不送给大王土地?臣下以齐国名义为大王向燕国和韩国、魏国求取尊名,谁敢推辞?臣下的能力,大概目前就可以显现出来了。齐国首先尊重大王,所以天下各国都会尊重大王;没有齐国尊重大王,天下各国一定都会轻视大王。秦国如此强大,因为没有齐国帮助的缘故,所以尊重大王,燕国、魏国自以为得不到齐国的帮助,所以重视大王。如今大王如果没有齐国的帮助怎么能不去讨好天下诸侯h因此劝说大王不要齐国帮助的人,不是智力不足,那就是对大王不忠诚的人。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想要借重大王的兵力成就他自己的心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想要用天下的重大事情使大王受到轻视,而使大王推行他的主张;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能力低下。希望大王仔细考虑没有齐国帮助的利害关系。”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慎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