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三
◎后妃二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名伯蓝也怯赤,又名阔阔真,姓弘吉剌氏,生顺宗、成宗。
睿宗显懿庄圣皇后,名唆鲁和帖尼,怯烈氏,生子宪宗、世祖,相继为帝。至元二年,追上尊谥庄圣皇后,升祔睿宗庙。至大二年十二月,加谥显懿庄圣皇后。三年十月,又上玉册,其文曰:“祖功宗德,称诔于天。内则阃仪,受成于庙。行之大者名必显,恩之隆者报则丰。上以增佐定之光,下以伸遹追之孝。钦惟庄圣皇后,英明溥博,圣善柔嘉。尊俪景襄,阴教纯被。逮事光献,妇职勤修。勋聿著于承天,祥两占于梦日。迹圣绪洪源之有渐,知深仁厚泽之无垠。玄符肇自涂山,顾前徽之未称;苍箓兴于文母,岂后嗣之能忘。是用参考彝经,丕扬景铄。敷绎宝慈之谊,形容青史之规。谨遣摄太尉某奉玉册玉宝,加上尊谥曰显懿庄圣皇后。伏惟睿灵,昭垂鉴格。礼严閟宫,乐歌夷则。亿万斯年,承休无斁。”
阔阔真入宫之前,有天世祖外出打猎,途中口渴,至一帐篷内,见一女子正在梳理驼绒。世祖随从在帐篷内寻找马奶,该女子说:“马奶倒是有,只是父母和诸兄都不在家,我是个女子,不敢做主给你们。”世祖闻言正要离去,该女子又说:“我一人在此,由你们自来自去,于理不合。我父母不久即回,你们等一会儿吧。”不久,父母回帐,取马奶给世祖。世祖走后叹息道“:有这样懂事的姑娘做媳妇,真是件大好的事!”后来朝臣们商议为太子选妃,提名了好些姑娘,世祖都不同意。有个老臣记得世祖打猎遇到的那位女子,还未出嫁,告诉了世祖,世祖大喜,纳为太子妃。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一名阔阔真,弘吉剌氏,生顺宗、成宗。先是世祖出田猎,道渴,至一帐房,见一女子缉驼茸,世祖从觅马湩。女子曰:“马湩有之,但我父母诸兄皆不在,我女子难以与汝。”世祖欲去之。女子又曰:“我独居此,汝自来自去,于理不宜。我父母即归,姑待之。”须臾果归。出马湩饮世祖。世祖既去,叹息曰:“得此等女子为人家妇,岂不美耶!”后与诸臣谋择太子妃,世祖俱不允。有一老臣尝知向者之言,知其未许嫁,言于世祖。世祖大喜,纳为太子妃。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一日,裕宗有病,世祖往视,见床上设织金卧褥。世祖愠而语之曰:“我尝以汝为贤,何乃若此耶?”后跪答曰:“常时不曾敢用,今为太子病,恐有湿气,因用之。”即时彻去。
阔阔真性情孝顺,言行谨慎,善于服侍皇后,世祖常夸她是个贤德媳妇。的确,她侍奉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无微不至,甚至上厕所用的手纸,也先揉软之后再呈进备用。裕宗患病,有天世祖亲来看望,见床上铺的是织金被褥,世祖不高兴地说:“我总是以为你很贤惠,为何让病人还铺垫这样的褥子?”阔阔真忙跪下回答说“:平时不曾敢用,今太子有病,怕受湿气,所以才用它。”说罢立即撤换。
世祖崩,成宗至上都,诸王毕会。先是,御史中丞崔彧得玉玺于木华黎国王曾孙世德家,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上之于后,至是,后手授成宗。即皇帝位,尊后为皇太后,册文曰:“自家而国,治道必有所先;立爱惟亲,君德莫先于孝。况恩深于鞠我,而礼重于正名。历代以来,令仪可考。人子之职所在,天下之母宜尊。恭惟圣母,圣善本乎天资,静专法乎地道。上以奉宗祏之重,下以叙伦纪之常。助我前人,守《卷耳》忧勤之志;保予冲子,成《思齐》雍肃之风。肆神器之有归,知孙谋之素定。畀付虽由于历数,规摹一出于庭闱。是用率吁众心,章明巨度,不胜拳拳大愿。谨奉册宝,上尊称曰皇太后。伏惟长信穆穆,周宗绵绵。备《洛书》之锡福,粲慈极之仪天。瑶图宝运,于万斯年。”命设官属,置徽政院。后院官有受献浙西田七百顷,籍于位下,太后曰:“我寡居妇人,衣食自有余,况江南率土,皆国家所有,我曷敢私之。”即命中书省尽易院官之受献者。后之弟欲因后求官,后语之曰:“若欲求官耶?汝自为之,勿以累我也。”其后,弟果被黜,人皆服后之先见。大德四年二月崩,祔葬先陵,谥曰裕圣皇后,升祔裕宗庙。至大三年十月,又追尊谥曰徽仁裕圣皇后。
世祖驾崩,成宗回到上都,诸王也都来了。在此前,御史中丞崔..把过去从木华黎国王曾孙世德家中得到的玉玺献给了裕宗皇后,玉玺铭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成宗即位时,裕宗皇后把这方玉玺亲手授与成宗。成宗即位后尊裕宗皇后为皇太后,设立徽政院,置官吏。院官私受浙西献田七百顷而登记在皇太后阔阔真名下,太后说:“我寡居一人,衣食有余。况江南土地皆是国家所有,我怎敢据为私产。”命中书省把徽政院中私受田地的官员,一律撤换。皇太后之弟来找她求官,皇太后说:“你想做官吗?那你自己去求吧,不要连累我。”后来其弟被罢官,人皆佩服皇太后有先见之明。
显宗宣懿淑圣皇后,名普颜怯里迷失,弘吉剌氏,显宗居晋邸,纳为元妃,生泰定帝。泰定元年,追尊宣懿淑圣皇后,其册文曰:“祗缵皇图,方弘仁孝之化;追崇圣母,永怀鞠育之恩。匪建鸿名,畴彰厚德。钦惟皇妣晋王妃弘吉剌氏,淑侔周姒,贤迈虞嫔。俪我先王,恪守肇基之地;昭其懿范,益恢正始之风。顺坤道以承乾,炯月辉以溯日。阴功久积,衍圣绪于无疆;神器攸归,知庆源之有自。仰徽音之如在,慨至养之莫加。聿选休辰,爰修缛典。谨遣摄太尉某奉玉册玉宝,上尊谥曰宣懿淑圣皇后。伏惟淑灵在上,式垂鉴临,合享太宫,永锡繁祉。”升祔皇考显宗庙。天历初,复祧显宗庙祀。
大德四年(1300)二月去世,谥“裕圣皇后”,同奉于裕宗庙祭祀。至大三年(1310)十月,追尊谥“徽仁裕圣皇后”。
顺宗照献元圣皇后,名答己,弘吉剌氏,按陈孙浑都帖木儿之女。裕宗居燕邸及潮河,顺宗俱在侍,稍长,世祖赐女侍郭氏,后乃纳后为妃,生武宗及仁宗。大德九年,成宗不豫,卜鲁罕皇后秉政,遣仁宗母子出居怀州。十年十二月,后至怀州。十一年正月,成宗崩。时武宗总兵北边,右丞相答剌罕哈剌哈孙阴遣使报仁宗,与后奔还京师。后与仁宗入内哭,复出居旧邸,朝夕入奠。即遣使迎武宗还,以五月即位。先是,太后以两太子星命付阴阳家推算,问所宜立,对曰:“重光大荒落有灾,旃蒙作噩长久。”重光为武宗生年,旃蒙为仁宗生年。太后颇惑其言,遣近臣朵耳谕旨武宗曰:“汝兄弟二人,皆我所出,岂有亲疏。阴阳家所言,运祚修短,不容不思也。”武宗闻之默然,进康里脱脱而言曰:“我捍北边十年,又胤次居长,太后以星命为言,茫昧难信。使我设施合于天心民望,虽一日之短,亦足垂名万世。何可以阴阳家言,而乖祖宗之托哉!”脱脱以闻,太后愕然曰:“修短之说,虽出术家,吾为太子远虑,所以深爱太子也。太子既如是言,今当速来耳。”详见《康里脱脱传》中。
顺宗昭献元圣皇后,名答己,姓弘吉剌氏,按陈之孙浑都帖木儿之女。裕宗居燕王府及潮河时,顺宗一直在身边侍奉。稍大,世祖赐侍女郭氏为妻,后娶弘吉剌氏为妃,生武宗及仁宗。
五月,武宗既立,即日尊太后为皇太后。立仁宗为皇太子。三宫协和。十一月,帝朝太后于隆福宫,上皇太后玉册玉宝。至大元年三月,帝为太后建兴圣宫,给钞五万锭、丝二万斤。二年正月,太后幸五台山作佛事,诏高丽王璋从之。四月,立兴圣宫江淮财赋总管府,以司太后钱粮。三年二月,以上皇太后尊号,告祀南郊。四月,以兴圣宫鹰坊等户四千,分处辽阳,建万户府统之。十月戊申,帝率皇太子诸王群臣朝兴圣宫,上皇太后尊号册宝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庚戌,后恭谢太庙,以皇太后受尊号,诏赦天下。四年,仁宗即位。延祐二年三月,帝率诸王百官奉玉册玉宝,加上皇太后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皇太后。延祐七年,英宗即位,十二月,上尊号太皇太后,册文云:“王政之先,无以加孝,人伦之本,莫大尊亲。肆予临御之初,首举推崇之典。恭惟太皇太后陛下,仁施溥博,明烛幽之微。爰自居渊潜之宫,已有母天下之望。方武宗之北狩,适成庙之宾天。旋克振于乾纲,谅再安于宗祏。虽有在躬之历数,实司创业之艰难。仪式表于慈闱,动协谋于先帝。莫究补天之妙,允如扶日之升。位履至尊,两翼成于圣子;嗣登大宝,复拥佑于眇躬。矧德迈涂山,功高文母。是宜加于四字,式益衍于徽称。谨奉玉册玉宝,加上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徽文崇佑太皇太后。於戏!兹虽涉于强名,庶庸申于善颂。九州四海,养未足于孝心;万岁千秋,愿永膺于寿祉。”丙辰,太后御大明殿,受朝贺。戊辰,告太庙。太后见明宗少时有英气,而英宗稍柔懦,诸群小以立明宗必不利于己,遂拥立英宗。及既即位,太后来贺,英宗即毅然见于色,后退而悔曰:“我不拟养此儿耶!”遂饮恨成疾。至治三年二月崩,升祔顺宗庙配食。
大德九年(1305),成宗有病,卜鲁罕皇后秉政,把仁宗母子迁居怀州。十年十二月,答己皇后到达怀州。十一年正月,成宗崩。当时武宗正领兵镇守北边。右丞相答剌罕哈剌哈孙暗中遣使将成宗驾崩的噩耗报告仁宗,仁宗立即与母答己奔还京师,仍居旧时府邸,立刻遣使迎还武宗。武宗于大德十一年五月登皇帝位,尊太后答己为皇太后,立仁宗为皇太子。皇帝武宗、太子仁宗、皇太后答己,三宫协和一致。十一月,武宗朝拜皇太后于隆福宫,上玉册玉宝。至大元年(1308)三月,武宗为皇太后兴建兴圣宫,给钞五万锭、丝二万斤。二年正月,皇太后上五台山做佛事,诏高丽人王璋侍从。四月,设置兴圣宫江淮财赋总管府,管理皇太后钱粮。三年四月,因兴圣宫所属四千鹰坊等户散于辽阳,乃设万户府统领。同年十月初五日,武宗率皇太子仁宗及诸王、群臣,在兴圣宫朝拜皇太后,上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初七日,皇太后恭谢太庙,并诏赦天下。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延..二年(1315)三月,仁宗率诸王、百官奉玉册玉宝,加皇太后尊号为“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皇太后”。
后性聪慧,历佐三朝,教宫中侍女皆执治女功,亲操井臼。然不事检饬,自正位东朝,淫恣益甚,内则黑驴母亦烈失八用事,外则幸臣失烈门、纽邻及时宰迭木帖儿相率为奸,以至箠辱平章张珪等,浊乱朝政,无所不至。及英宗立,群幸伏诛,而后势焰顿息焉。
延..七年,英宗即位。十二月,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加尊号为“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徽文崇佑太皇太后”。延..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太皇太后至大明殿,受群臣朝贺。二十四日,太皇太后至太庙祭祖,见明宗年少英俊,英宗懦弱。但朝中一般小人怕立明宗于己不利,因而拥立英宗。英宗即位,太皇太后来道贺时,英宗板着面孔。太皇太后悔恨成疾,于至治三年(1323)二月崩,供奉于顺宗庙配享祭祀。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