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简介
第一卷所载,主要为《论五行所生之始》、《论天干地支所出》、《天干相合》、《十干所属方位及十二支所属论》、《论六十花甲子纳音并注解》。《论天干生旺死绝》,以及各种神煞,起大运、小运等有关命理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全都囊括其中。为全书的基础篇。
第二卷所载,主要为《继善篇》、《看命入式》,以及各种格局等等。在《看命入式》条下,笔者详论正官、偏官、七杀、印绶、正财、偏财、食神、倒食、伤官、劫财、羊刃等等。为后世星命学家所取法。再如所论格局,有正官格、杂气财官,格、月上偏官格、时上偏财格、时上一位贵格、飞天禄马格、倒冲格、乙巳鼠贵格、六乙鼠贵格、合禄格、子遥巳格、丑遥巳格、壬骑龙背格、并栏叉格等,也可谓是洋洋大观,为前所未有。
第三卷则所涉较杂,在六亲方面,有《六亲总论》、《六亲捷要歌分、《论父分、{论母》、《论妻室》、《论兄弟姐妹》、《论子息》、《论妇人总诀》、《阴命赋》、《女命富贵贫贱篇》、《论小儿>》等篇。此外并旁及性情、疾病、大运、太岁吉凶、杂论口诀等等。卷末并另有《心镜歌》、《妖祥赋》、《络绎赋》、《相心赋》、《玄机赋》、《幽微赋》、《五行原理消息赋》等韵文,可供甄录。
第四卷所收主要为一些歌赋之类的韵文。主要有:《金玉赋》、《碧渊赋》、《爱憎赋》、《万金赋》、《子下百章歌》、《四言独步》、《五言独步》等等。此外,·有些篇章虽然名为《造微论》、《人鉴论》、《渊海集说》;等,可是从形式上看,.却也属于赋的一类。
第五卷为全书的最后一卷,卷中所收,除《五行相克赋》、《珞碌子消息赋》外,纯为七首诗诀如《正官诗诀》、《偏官诗诀》、《印绶诗诀》、《正财诗诀》、《偏财诗诀》、《食神诗诀》、《伤官诗诀》等等。
纵观全书,既有作者自己所撰,又多收有古来所传歌赋,所以内容庞杂。然而也正因为作者抱着多多益善的观点编著此书,所以许多有关命理的古诗古赋,赖此书而得以保存下来。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地理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