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三连为天,称为父。坤六段为地,称为母。由于其它六卦是乾坤父母变现出来的。所以震卦是坤母向乾父索取第一爻,坎卦是索取第二爻,艮卦是索取第三爻。巽卦是乾父向坤母索取第一爻变现,离卦是索取第二爻,兑卦是索取第三爻。这个索取是比喻的说法。 分别为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 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长男为震卦,因为长男将来是一家之主,要承担重任,所以为震卦。少男为艮为得止,年龄小,一般得关爱也多,得止息。中男在长男和少男之间,没有长男的重任,也没有少男得关爱,所以中男为坎为陷。 长女为巽卦,性格谦逊,逊退,逊让,有照顾弟妹的责任。少女得关爱多,为兑卦,兑者悦也,高兴受宠。中女担子没有那么重,也没有小女儿受关爱,需要眼观六路,所以中女为离卦,眼睛明亮,心志通达。 这是过去大家庭,子女成长的一般个性。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