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下·解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刚柔之际,义无咎也。九二贞吉,得中道也。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解而拇,未当位也。君子有解,小人退也。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解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震(雷)上,坎又代表雨;为春雷阵阵,春雨瀟瀟,万物舒展生长之表象,充分显示了解卦所蕴含的解除危难的含义,因此,君子也应该勇于赦免那些有过错的,饶恕那些有罪过的,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得到解脱和新生。 处在刚柔相济、相辅相成的地位,是不会有什么过失和不当的。《解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能获得吉祥,是因为它能够遵循中正之道,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肩扛着沉重的东西,却又坐在华丽的大车上“,这样的行为简直是太丑陋了,必然会带来灾祸。由于自己的原因而招致战祸,这又能去责怪谁呢?只能是自作自受罢了。“像伸展自己的拇指那样去摆脱小人的纠缠”,是因为其所处位置不正的缘故。君子如果能够消除解脱危难祸患,小人就自然会畏惧退避的。“像王公用箭射杀恶鸟”那样,君主应如此去解除因悖逆所造成的危难。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