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时训解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是对上冰,风不街冻,号令不行。蛰虫不振,阴奸阳。鱼不上冰,甲胄私藏。惊蛰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雨水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桃不始华,是谓阳否。仓庚不鸣,臣不□主。鹰不化鸠,寇戎数起。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玄鸟不至,妇人不娠;雷不发声,诸侯失民。不始电,君无威震。谷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若国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萍不生,阴气愤盈。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戴胜不降于桑,政教不中。
立春这一天,东风吹,冰动解。过五天,冬眠动物动起来。又过五天,鱼儿背上还有冰层。如果东风不能消解冰冻,那么号令就不能执行。冬眠动物不活动,是阴气冲犯了阳气。鱼儿不上有冰的水面,预示民间私藏铠甲、头盔等武器。惊蛰这一天,水獭捕鱼多,将鱼摆放在水边。过五天,鸿雁自南向北飞过来。又过五天,草木萌芽,将茁茁而生。如果水獭不摆放鱼儿,国内将多发盗贼。鸿雁不向北飞来,远方之人则不臣服。草木不萌芽生长,瓜果蔬菜不会成熟。雨水这一天,桃花初开。过五天,黄鹂开始歌唱。又过五天,老鹰化为布谷鸟。桃树不开花,说明阳气闭塞。黄鹂不唱歌,臣下不服从君王。老鹰不化为布谷鸟,贼寇屡屡发生。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夺后;王瓜不生,困于百姓。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小暑不至,是谓阴慝。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臭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螳螂不生,是谓阴息。臭不始鸣,令奸壅偪。反舌有声,佞人在侧。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鹿角不解,兵革不息。蜩不鸣,贵臣放逸。半夏不生,民多厉疾。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温风不至,国无宽教。蟋蟀不居辟,急迫之暴。鹰不学习,不备戎盗。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腐草不化为萤,谷实鲜落。土润不溽暑,物不应罚。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
春分这一天,燕子飞来。过五天,春雷隆隆响。又过五天,第一次出现闪电。燕子不来,妇女不会怀孕。春雷发不出响声,诸侯国丧失百姓。不出现闪电,君王就没有威严。
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邪病。寒蝉不鸣,人皆力争。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刷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鹰不祭鸟,师旅无功。天地不肃,君臣乃□。农不登谷,暖气为灾。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养羞,下臣骄慢。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雷不始收声,诸侯淫佚。蛰虫不培户,民靡有赖。水不始涸,甲虫为害。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爵入大水,化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鸿雁不来,小民不服。,爵不入大水,失时之极。较重无黄华,土不稼穑。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豺不祭兽,爪牙不良。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蛰虫不咸附,民多流亡。
谷雨这一天,桐树首次开花。过五天,田鼠化为鹌鹑。又过五天,彩虹开始出现。桐树不开花,当年必有大寒。田鼠不化鹌鹑,国家多有贪婪残暴之人。彩虹不出现,预示妇女淫乱。
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水不冰,是谓阴负地。不始冻,咎征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闭塞而成冬,母后淫佚。大雪之日,鴠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鴠鸟犹鸣,国有讹言。虎不始交,将帅不和。理睬挺不生,卿士专权。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小寒之日,雁北向。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雉不始雊,国大水。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鸷鸟厉疾。又五日,泽腹坚。鸡不始乳,淫女乱男。鸷鸟不厉,国不除兵。水泽不腹,坚言乃不从。
清明这一天,水面生出浮萍。过五天,斑鸠擦磨翅膀。又过五天,戴胜鸟飞落桑枝上。水面不生浮萍,阴气过盛。班鸠不擦摩翅膀,国家不能治军。戴胜鸟不落桑树上,政令教化会落空。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