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柔武解
维王元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曰:“呜呼,维在王考之绪功,维周禁五戎,五戎不禁,厥民乃淫。一曰土观幸时,政匮不疑;二曰狱雠刑蔽,奸吏济贷;三曰声乐□□,饰女灭德;四曰维势是辅,维祷是怙;五曰盘游安居,枝叶维落。五者不距,自生戎旅。
武王元年正月十五,武王告诉周公说:“啊呀!考察先父文王的业绩,是他普遍禁止了五戎。五戎不禁止,那些百姓就会变得邪恶。一是兴土木筑游观,侥幸于闲日,赋税匮乏也不忧虑;二是让仇人系狱,用刑于敝弱,赃官受贿;三是纵情歌舞以损其心志,贪恋美色以灭身性;四是只依附权势,只依靠祈祷;五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臣民解体。 “这五戎不禁绝,自会生出军旅之祸。所以必须以仁德为根本,礼义为措施,以守信为行动,以成功为目标,以决断为谋虑,以度为胜利。致力于审时度势,以法纪为次第。和协均衡邻里,以助贫穷。贼寇见此必胆怯,任何敌人可攻下。战胜他国如演化般抉,不需动用军队。善战的不需搏斗,所以叫柔武。四方没有违抗,包有整个天下。”
“故必以德为本,以义为术,以信为动,以成为新,以决为计,以节为胜。务在审时,纪纲为序,和均□里以匡辛苦。见寇□戚,靡适无□。胜国若化,不动金鼓,善战不斗。故曰柔武,四方无拂,奄有天下。”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晏子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