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寤儆解
维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戒乃不兴,忧其深矣。”
四月初一这天,武王求诫,告诉周公说:“啊呀,对付商纣的计谋泄露了。今天我做梦,商朝人惊吓了我。想顺从没有好机会,想进攻又无作用,就此称王又不够条件。如果你不出个好主意,忧虑就深了。”
周公曰:“天下不虞周,惊义务不王,王其敬命,奉若稽古维王。克明三德维则,戚和远人维庸,攻王祷,赦有罪,怀庶有兹封福。监戒善败,护守勿失,无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不骄不吝,时乃无敌。”
周公说:“天下人不会想到周会叛商,惊梦是让王清醒,王要重天命。顺应天命遵循古道就可称王,能够晓明三德就是法则,人亲和远人就可利用。王要祈祷,赦免有罪之人,安抚众人,这是大福。鉴戒成败的教训,守护着不要丢失。不给老虎增添翅。添上翅膀,就会飞进城邑,挑着吃人。不骄傲,不吝啬,这就无对手了。”
王拜曰:“允哉!余闻曰:维乃予谋,谋时用臧,不泄不竭,维天而已。余维与汝监旧之葆,咸祗曰:戒戒维宿。”
武王行礼道;“好啊。我听说:‘只有那些预先的谋划,才能完善,不泄漏不匮竭的,只有上天而已。’我只有与你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都恭恭敬敬每天一早就谨慎从事。”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后汉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