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卦:象征“争讼”,内心诚实,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有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涉越大河。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初六:不要长久纠缠于争执之事,有些流言蜚语,终了吉利。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九二:争讼没有成功,回去并逃到有三百户人家的村子里。没有什么灾害。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六三:依靠过去的成就过日子,坚持下去很难,终了吉利;如果从事于政府事务,不成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四:争斗失败,重新回到原位,改变了策略,决定顺从天命。卜问平安,会得到吉兆。
九五:讼,元吉。
九五:争讼。大吉大利。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上九:争斗得胜而得到赏赐,但一天之内却多次被剥夺。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类书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