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卦:由小利转为大利,吉利亨通。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初九:拔起一把草,它们的根相连。征伐敌人,吉利。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有笼括大川似的胸怀,可以涉越长河,远方的贤者也无所遗弃;同时不结党营私,能够佑助行为持中的君主。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九三:平地总会变成起伏的斜坡,外出离开终归要返回。艰苦坚持就无所怪罪,不用担忧他们的信任,给予食物就有福气。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四:轻快地行事,不以取得邻居的利益而富裕,以诚恳取得信任,他们不再戒备。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六五:殷王帝乙把女儿嫁给周文王,因此得福,大吉大利。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上六:城墙被攻破,倒塌在城濠中。从邑中传来命令,要停止进攻。占问得到不吉利的征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