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选举部·会试
南宫
唐开元中,谓尚书省为南省,门下、中书为北省。南宫,礼部也。旧以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后之赴春榜,曰赴南宫。
知贡举
唐《选举志》: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与贡举,诋诃进士李权文章,大为权所陵诟。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永为例。礼部进士自此始。
玉笋班
唐李宗敏知贡举,所取多知名士,世谓之玉笋班。
朱衣点头
欧阳修知贡举,考试阅卷,常觉一朱衣人在座后点头,然后文章入格。始疑传吏,及回视,一无所见,因语同列而三叹。常有句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
文无定价
韩昌黎应试《不迁怒、不贰过》题,见黜于陆宣公。翌岁,公复主试,仍命此题;韩复书旧作,一字不易,公大加称赏,擢为第一。
奏改试期
宋朝科试在八月中,子由忽感寒疾,自料不能及矣。韩魏公知而奏曰:“今岁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闻其弟辙偶疾,如此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须展限以待之。”上许之。直待子由病痊,方引就试,比常例迟至二十日。自后科试并在九月。相国吕徽仲不知其故,东坡乃为吕言之,吕曰:“韩忠献之贤如此哉!”
同试走避
二苏初赴制科之召,同就试者甚多。相国韩公偶与客言曰:“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于是不试而去者十八九。
屈居第二
嘉佑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梅尧臣得苏轼《刑赏论》以示修,修惊喜,欲以冠多士,疑门生曾巩所作,乃置第二。
龙虎榜
唐贞观八年,陆贽主试,欧阳詹举进士,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联第,皆天下名士,时称“龙虎榜”。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词源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