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所著。
西汉后期政论文集。原为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此书。
桓宽,字次公。汝南人。生卒年不详。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
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
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盐铁论》因有桑弘羊的对话,可补此不足。《盐铁论》的议论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颇中要害;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另外《盐铁论》采用对话体的写法,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但美中不足的是《盐铁论》作者桓宽偏向儒家思想,并不能保持客观立场。桓宽於此次会议记录中对诸贤良文学有明显偏颇的立场,书中多次描述官府官员们的窘态,或默然不对、或勃然作色、或怃然内惭……。多有贬抑之辞。
郭沫若称它是一部对话体的历史小说。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