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得胜回朝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得胜回朝
却说金花公主来到城外,正遇宋女将杨九妹,两阵对圆。公主谓曰:“宋兵不识时势,深入吾地,作急退去,免遭屠戮。”九妹怒曰:“该死之贼犹不纳降,尚敢来争锋那?”即舞刀跃马,杀奔番阵。公主举枪迎战。两骑相交,斗经数合,九妹刀法渐乱,败阵而走。公主奋勇追来,城上喊声大振。杨七姐看见公主追逼九妹,紧急挽弓,一矢射去,可怜金花一命归冥。宋兵竟进。番众死者无数,只走得一半入城,报知穆王金花公主被射死阵前。穆王枪惶无计,寝食俱废。
越二日,宋兵攻城危急,武将张荣奏曰:“主公勿忧。城中兵马尚有四万,粮草可应一年;且宋兵虽盛,远来运饷不给。臣愿率所部出城一战,若使能退,乃主上之福;若不能胜,君臣婴城而守,亦长计也。”王允奏,即令张荣出兵。张荣,羌落人,极有勇力,使一柄大杆刀,上阵如飞,军中号为“铁臂将”。是日领了主命,次早率众二万,出城迎战。
南阵中一员女将,当先出马,乃单阳公主也,大叫:“番蛮尚不献城,犹来抗敌那?”张荣更不打活,舞刀纵骑来迎。两马相交,战未数合,张荣佯输,绕城而走。单阳公主尽力追之。张荣较其来近,转身一刀劈下。公主眼快,侧身躲过,其马跌倒在地。却得杜夫人连忙撇起飞刀,看准张荣砍去,中其左肋,死于马下,番兵被杀死无数,乞降之声,震动原野。此真见杨家女将互相救应之能也。有诗为证:
城下英雄势力争,一时失算倒前征。
敌人莫保须臾死,方显杨门互救兵。
却说番众于城上望见张荣战死,报入城中。穆王忧愤无地,欲为自尽之计。左丞相柯自仙奏曰:“宋君宽仁大度,降者无不膺爵,抗者自取灭戮。今宋兵坚屯城下,成败已分,主公何不适使纳降,献上图籍,递年惟出贡物,尚不失为一国之主,此则大计也。如何效取儿女子态,自经沟渎,以取笑于外人乎?乞我主审焉。”穆王沉吟半晌,乃曰:“宋运当隆,依卿所奏。”即令城上竖起降旗。次日,遣人资纳降文书,诣宋营投进。
周夫人正坐帐中,与众人商议西番纳降之事,忽人报:番王遣使来议投降。杨宗保令唤入。使臣进帐前,道知其主纳款之意。宗保犹豫未决。邓文进曰:“西番乃遇荒之地,无用所在,众类顽皮,难供使令;元帅正宜允其降,以彰圣上柔远人之德也。”周夫人然其议,批回来书,与使臣回奏穆王。
穆王君臣大喜。次日,亲率文武,开城迎接。杨宗保先进,见西番君臣拜伏道旁。宗保敬他一国之主,扶起,并辔入宫中。部落各备香花灯烛迎候。穆王端立于庭阶请罪。宗保曰:“吾天子仁爱国君,今既归降,若使倾心无二,必不失旧封矣。”穆王称谢。
是日,宫中大开筵宴。周夫人率十二员女将并都尉继入。穆王拜见毕,周夫人慰谕亦厚。众将依次而坐,宫中大吹大擂,番官进食,番妇进乐,众人尽欢而饮,夜深乃散。宗保安营于城里,周夫人等屯扎于城外。
又越数日,傍境皆宁,宗保乃议班师,报于各营寨知道。
众军得令,准备起行。穆王送宗保真犀带二条,珍珠奇异之物无数。宗保只受其带,余物留以进主。乃以阵上所捉将帅,俱令送还,惟有百花公主解人中原。是日,中军离了连州,西番君臣送出十里之外而别。班师将士分作前后队而回,军威大振,四海钦服。有词一篇为证:盖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乃凶器,战为逆德,圣人之所不谈,尧舜弗忍于用。兹者西番播乱,兵甲扰雄州之境;皇上震怒,旌旗出汴城之师,征云冉冉,杀气腾腾。连环寨垒,如山岳之势;辎重器械,犹鱼鳞之多。金鼓鸣声,车箱匝地,六师奋力以前,三军鼓勇而斗。金山一战,垓下遭围。敬烈闺中之寡妇,敢膺阃外之重权。周女帅,运筹算于帷幄。杨七姐,破坚阵于山前。斩将麾旗,独羡单阳公主。呼风唤雨,最雄杜氏夫人。马赛英,有争先缚捉之能。耿金花,多救应砍所之力。运双刀,黄琼女军中独胜。开的矢,董月娥塞下无双。邹兰秀,枪法取番人之首。重阳女,飞刀枭敌将之头。孟四娘,英雄莫及。杨秋菊,气势超群。穆氏桂英,施百步穿杨之箭。八娘、九妹,怀图王霸业之机。天生豪杰,地聚精灵。干戈西指,束天神倒旗丧命;貔貅齐进,殷元帅跌马亡身。屠部落,如残云迅扫;斩蛮丑,如病果辞柯。番王纳款,边境争迎。班师唱杨柳之歌声,回旅敲金鞍之响镫。於戏盛哉!宋运休明,名播万方之威武;杨门奋勇,世称千载之英雄。行程数日,已望汴京不远。宋之君臣预闻捷音,帝先着柴王一班文臣出郭迎接。宗保望柴玉来到,下马候问。柴玉近前,
手携上马,并辔入城。
翌日,乃朝见真宗。真宗面慰之曰:“卿为朕远涉风尘,成功不易。”宗保顿首奏曰:“臣赖陛下洪福,平定西番,已取图舆以归,属州十四,县二百,户口一万八千,租赋四百石,珍奇异物三十余车。”帝颜大悦,以所献俘俱发无佞府处置。因谓侍臣曰:“杨门女将,俱有功于朝廷,朕当论功升赏,以旌其忠。”柴玉曰:“此国家之盛典,理合颁行。”
帝遂下敕,加封杨宗保上柱国大将军,呼延显等俱封典禁节度使,周夫人封忠国副将军,八娘、九妹等俱封翊运副将军。仍令有司于内庭设大宴,犒赏征西将士。诏旨既下,杨宗保等再拜受命。是日,依班列坐,君臣尽欢而散。
次日,宗保谢恩回无佞府,与周夫人等参见令婆。令婆不胜欢喜,遂以百花公主配与杨文广为室。时文广一十五岁也。令婆吩咐设庆贺筵席,与众媳妇解甲。众妇依次坐饮,至夜分乃散。惟有令婆恩典,宣待杨文广征服南方,而后受封也。
自是,四方宁靖,海不扬波,宋室太平可望矣。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