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信息
季会明本
季梦良,字会明,是徐氏家庭教师,又是徐霞客的好友,徐霞客亲自把整理《游记》的事托付给季会明,季会明也圆满完成了他的庄严承诺。他遍搜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编,一些散乱的篇页,是他寻获的,一些缺佚内容,甚至找同行的顾仆核补,《徐霞客西游记》作为完整著作的形象是经季会明之手形成的,该本现散逸流失。
季本残本
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书名《徐霞客西游记》,共五册,938面,计28万多字,每册皆有提纲。该书应是根据季会明整理本的重抄本。书上还有莫友芝图书印、莫绳孙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印等,说明后来曾先后被著名藏书莫友芝、莫绳孙父子的影山草堂和民国年间著名藏书家刘承干的嘉业堂藏过。
徐建极本
1662年,徐霞客孙建极抄写,先后为邓之诚、谭其骧先生收藏,近年谭先生又交给邓先生的家属邓可。书名《游记》,今存第六册、第八册,第九、十两册皆分上、下,共六册。每册首页前面署有孙建极录四字。
李寄校本
康熙二十三年,李寄获得曹骏甫本以后。他四处搜求佚文,把已缺的《滇游日记一》的《游太华山记》、《滇中花木记》、《游颜洞记》、《随笔二则》、《盘江考》等补人;还进行了大量的文字校改、订正;当然也不适当的作了若干删削、综合、改并。
曹骏甫本
曹本是早期用徐霞客原稿抄录的一种,共四册,较杂乱。康熙五年归史夏隆,史氏遂于甲子年清和月,率其子拜授原书,康熙二十三年为李寄所得。
史夏隆本
据史夏隆序,史氏得曹骏甫本,先录其四分之一,20年后,又日限一篇,凡九阅月而告竣,史氏自认为这是抄订,霞客之书五十年后,予为脱稿。则已形成了史夏隆本。
刘南开本
据杨名时序一:已丑仲夏, 将赴淮浦,舟中无事,展阅外舅南开先生所抄《徐霞客游记》。抵寓后,既终卷。此本于途中船上就看完,抄一遍也仅需两月,足见其分量不大。据杨名时序二,此本出于宜兴史氏。
杨名时本
据杨名时序一,康熙四十八年,杨名时据刘南开本手录而存之,凡两阅月而毕。但由于底本系据史夏隆本抄录,删削太多,分量单薄。这是杨名时的第一一次抄本,杨对此很不满意。此本今不传。
史氏序本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列目十册,装订为八册。第一册首为史夏隆序、陈函辉《墓志铭》。
奚又溥本
据奚序,奚又溥为霞客同里后学,康熙四十二年。觐霞即徐曾起,为建极子,霞客曾孙。奚又溥从觐霞处借得的,是既经季会明整理、又经李寄补缺整理的本子,而不是徐霞客的原稿。奚本已不存。
杨天赐本
此本共十二册。今本《徐霞客游记》的基本轮廓已经形成,末附杨天赐跋,因称杨天赐本。可惜此本今已不存。
夏氏又一本
据陈泓《诸本异同考略》,此本前后编次俱同奚本,但最后增人诗文册, 该本为草纸,用蝇头小楷书写,但讹字极多。
奚氏又一本
据陈泓《诸本异同考略》,此本从奚氏原本录出后,又以诸删本点窜于上而成。
杨名时本二
杨本二形成的时间,在康熙四十八年九月至康熙四十九年二月,杨名时是霞客的同乡,他是抄录过《徐霞客游记》两个本子的第一人,杨名时整理本流传广,对后世影响大。
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 《徐霞客游记》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没后手稿散逸,其友季梦良求得之,而中多缺失,宜兴史氏亦有抄本,而讹异尤甚。此则杨名时所重加编订者也。
北大藏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共八册,布套两函。原书抄誊工整,单面9行,每行24字,原未分卷。
北图藏本
北京图书馆藏,共十册,分十二卷四十二篇。每面9行,行23或24字。
叶藏杨序本
上海图书馆藏,共十册,不分卷。首为钱谦益《徐霞客公传》并附《瞩仲昭刻游记书》,但未落名。此系乾隆四十八年购得,成书时间当比此更早。后来,曾为民国年间藏书家叶景葵收藏。卷首叶景葵题记。
杨名宁抄本
华东师大图书馆藏,共十册。
浑然本
南京图书馆藏,共六册,每单面10行,每行30字,编有页码,共377页,约22万多字。这是徐氏家族的藏本,且形成时间比较早。
台湾藏本
台湾图书馆藏,每单面10行,每行20字。有朱、墨二色批校。首为杨名时《徐霞客先生游记序》及《重录徐霞客游记序》。
韵石山房本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共四册。首页有韵石山房印章。首列《徐霞客传》并附《嘱仲昭刻游记书》,皆未落作者名。后为杨名时两篇序。不分卷。
其他版本
知不足斋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十册残抄本,上海图书馆藏;求是斋残抄本,上海图书馆藏等。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别集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