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 鸡山志目
一卷真形统汇此山之纲领也。
一卷真形统汇〔这是全山的纲领。〕
山名山脉山形山界开辟鼎盛二卷名胜分标胜概本乎天,故随其发脉,自顶而下分也。
山名山脉山形山界开辟鼎盛二卷名胜分标〔胜景根源于天,所以顺着它发端的脉胳,自山顶往下分列。〕
峰岩洞台石岭
峰岩洞台石岭
梯谷峡箐坪林
梯谷峡著坪林
泉瀑潭涧温泉
泉瀑潭涧温泉
三卷化宇随支功业本乎人,故因其登陟,自卑而上升也。
三卷化宇随支〔功业根源于人,所以沿山势上登,从低处向上升高。〕
中条刹舍
中间支峰的佛寺
四卷化宇随支
四卷化宇随支
东条刹舍西条刹舍
东面支峰的佛寺西面支峰的佛寺
五卷化宇随支
五卷化宇随支
绝顶罗城山外刹舍附坊、亭、桥、聚六卷神迹原始
绝顶的罗城山外的佛寺附记牌坊、亭子、桥梁、聚落六卷神迹原始
传法正宗传附法显事迹附小沈事迹古德垂芬
传法正宗传附记法显事迹附记小沈事迹古德流芳
名宿传高隐传
著名前辈传高人隐士传
七卷宰官护法
七卷宰官护法
名宦传乡贤传附檀越信施胜事记余
著名官吏传乡间名贤传附记施主信徒布施胜事记余
灵异十则物产临莅朝参市集塔墓十则
灵异十则景致十则物产在临视察上朝参拜集市塔墓十则
八卷艺苑集成
又卷艺苑集成
集诗集文
诗集文集
徐子曰:志图经者,有山川之一款;志山川者,又有图经之全例,不相假也。兹帙首真形,次名胜,次化宇,渐由天而入;次古德,次护法,则纯乎人矣;胜事天之余,艺苑人之余,故又次焉。此编次之大意也。
徐子说:记述地理志的人,有山川这一款;记述山川的人,又有地理志的全部体例,不互相借用。这套书首先记真形,其次记名胜,其次记佛宇,逐渐由天到人;其次是古德,其次护法,则纯粹是人了;胜事是天余下的内容,艺苑是人余下的内容,所以又在其次。这是编撰次序的主要意旨。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周礼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