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争议
关于荀况的出生地,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荀况是赵国人,这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战国末期,赵国的疆域纵横两千里,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处,却是直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的话题。以致于荀子成为历史名人中极少见的只有国籍,没有故籍、户籍。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山西新绛说
荀子祖籍古荀国。现今新绛县北之席村,原称荀城,即古荀国之都城。春秋时期荀国被晋国所灭。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绛州一带本属魏国。但因秦、赵、魏之间的战争,国境线犬牙交错,时有变化。绛州一带曾属赵国。临近的稷山县廉城,相传即赵国大将廉颇屯兵之地。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荀子与孟子合写列传时,称荀子为赵国人。新绛城内龙兴寺发现《荀子故里》石匾额一块。当地至今流传着关于荀子的传说。
山西安泽说
学者研究确认了随着历史的演变到战国末期,唯安泽县先称伊氏后称猗氏,属韩国上党郡管辖。《潞州志》、《山西历史地名录》均有铁定的记载。《史记》云:秦政上党,韩不能救,其守冯亭以上党降赵。因此荀子故里,只可能是弃韩归赵后的位于山西南部的安泽。
荀子名况,相传战国时期出生在绛州。
河北邯郸说
这种意见认为以上的两种意见都不可信。《史记》把荀子称赵人,而没有称赵国人。赵国在战国时期的疆域很大,包括河北、山西大部,还有内蒙、山东的一部分。司马迁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史学家,他既然不称荀子为赵国人,只称荀子为赵人,按照约定俗成的解释,赵人只可以解释为邯郸人。因为邯郸是赵国的首都,只有邯郸才可以称赵,其它的地方是不能够称赵。
荀子生地问题《史记》说的很明确,荀卿,赵人也。《史记》记载了很多将相和名人的出生地。有两种记载方法,一种是直接说他是哪国人,这某国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某国的首都,比如说孟轲,驺人也。驺是驺国的国都,孟子是山东邹县人。等等。另一种是谈到这个国家的某某地。举例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史记》记载荀子说是赵人,赵人就是邯郸人。司马迁写《史记》时,原来意义上的赵国已不复存在,刘邦封自己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其封地就是邯郸。此时山西的安泽仍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山西的安泽,本来属于韩国,后归赵国。司马迁是严谨的史学家,在《孟轲、荀卿列传》中称荀子为赵人就是说他是邯郸人,他不可能再去考察安泽、中牟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荀子故里应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应是首都邯郸。荀子的祖上可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荀氏,但荀氏封地于战国时期并不属赵,因而指今山西南部的临猗、新绛或安泽几个地方为荀子生地都是没有根据的。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