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苏宝同布金光阵 樊元帅连夜抢关
苏宝同布金光阵 樊元帅连夜抢关
却说苏宝同又请五位大仙到帐,说:“烦李大仙领青旗一面,守东方甲乙木,必要活擒唐将,不可放走。”李若虚仙师接令,向东方镇守去了。宝同又请仙师赵通明,付红旗一面,镇守南方丙丁火,摆阵活捉唐将,休得放走。赵仙师领命,接旗往南方去了。又请周去命仙师,付白旗一面,镇守西方庚辛金,挡住唐兵。周仙师领兵向西方去了。又请钱龙宾仙师,付黑旗一面,镇守北方壬癸水,休要放走唐将。钱仙师接了黑旗,往北而去。又请仙师文光斗,付黄旗一面,往镇中央戊己土,唐将到此,一鼓而擒。文仙师接令去了。苏宝同分派毕,对二位军师说:“想梨花虽英雄无敌,只怕难破此金光阵也。”铁板道人、飞钹仙师二人笑道:“国舅演此八门金光阵,更有我们一十六面飞钹,二十四面铁板,安挂在阵门上,梨花纵有本事,若进我阵,顷刻将她打为肉泥,定叫唐兵片甲不回,西番一带,仍归原主,趁势杀到中原,夺他花花世界,何难之有!”宝同听了大喜,差人下战书到唐营,明日开兵,关内设筵款待二位军师。
再言梨花扎营在芦花关外二十里,商议打关。正与诸将计议,忽见番儿打来战书说:金光阵摆完,明日交兵。元帅见了批允,打发小番回去。元帅即对仙童说:“我昔日在师父门下时,听得诸仙讲论阵法,城金光阵灵妙莫测,任凭天仙也解破不来。今宝同请诸仙摆了此阵,又借各国雄兵,若要破阵交战,须要仔细计议。”仙童笑道:“主帅放心,我主洪福齐天,征西以来,势如破竹,何怕什么金光阵,先打破关头,然后破阵,更兼有许多法术之将,何惧番兵百万。况苏宝同败兵之将,何足道哉!”次日即令秦、窦二将打关。二将领命,带了人马出营,来到关前大骂。早有小番报进:“启上元帅,有矮将前来攻关,口中大骂。”宝同听了大怒,对二位军师说:“昨已约来破金光阵,今反先来攻关。”铁板道人说:“他既先来攻关,我们出去对一阵如何?”宝同大喜,遂同二位军师,一齐上马,放炮开关,到了阵前,见秦、窦二人耀武扬威。铁板道人遂对飞钹禅师说:“我们曾受他气,如今须要着实防备。”飞钹禅师说:“师兄所见甚是。我们先下手为强,不要上他当。”说罢冲将过来。秦汉看见,叫道:“师兄,这和尚道±,不是在锁陽城用飞钹、铁板,败阵逃去的么?”一虎道:“一些也不差,今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我和你先下手为强。”秦汉道:“是极。”将棍棒敌住僧道,喝道:“屡败之将,今日又来送死!”僧道听了大怒,将刀砍来,四人关前大战,战有数十合,道人祭起铁板打下。一虎身子一扭,往地中去了。和尚祭起飞钹,秦汉往天上去了。僧道各收回宝贝,杀至唐营,早有探子报知元帅。
梨花忙点了金定、仙童、金莲、月娥四员女将,说:“你们出战,须防铁板、飞钹,小心为主。”四位女将领令出营,正撞着僧道,两边接住,六人大战。四女将杀得僧道满身冷汗。僧道抵敌不住,兜转丝缰,大败而走。金莲、金定不敢追赶,勒马督阵。仙童、月娥二人拍马追去,叫声:“妖僧妖道往哪里走?快快下马受缚!”僧道闻言大怒,回头见她二人追来,放下胆,转马接住交战。战有数合,仙童想道:他飞钹厉害,我哥哥尚被他擒住,不如先下手捉住此僧。遂虚晃双刀,回马诈败而走。和尚叫声:“往哪里走!”随后追来,仙童祭起捆仙绳。和尚见了,叫声不好,化道红光去了。仙童吃了一惊,收了捆仙绳。
再言月娥与道人大战,月娥摇起摄魂铃,那道人跌下马来,被唐兵捆住,鸣金收军。进营禀见,元帅大喜,吩咐将妖道推过来,喝道:“你出家之人,为何不守清规,修炼妖法,前来助战?今日被擒,有何话说?”道人被摄去魂魄,似死人一般。元帅大怒,令刀斧手推出辕门,斩讫报来。左右将道人推出。谁知妖道还魂,定睛一看,始知被人拿住,又见刀斧将砍下,即借土遁逃走。刀斧手正欲砍下,不见了道人,大惊。禀知元帅,元帅听了惊道:“他也知法,有此左道旁门之术,焉能夺得此关?破得金光阵?”秦、窦二将回营禀道:“元帅不必心焦,我二人今夜进关,里应外合,得了此关,就好破金光阵了。”元帅回嗔作喜,说:“二位将军仙术高强,今夜前去,须要小心。见机行事,事成回报我,我起兵接应。”
二将得令出营,等到晚来,饱餐夜饭,全身结束,一个上天,一个人地,不片刻即进了关门。一虎从地中钻将出来,秦汉亦从云端走下,说道:“师兄,我们探听军情,耍弄两件番衣腰牌方可出入。”一虎道:“不难。待到黑夜时分,可钻入营中,先盗了衣服腰牌,然后行事。”一虎地行进营,只见四个番军提了灯火,敲锣击柝,走近前来。一虎地中听见四人说道:“哥哥,我想国舅爷,今夜往芦花河演阵去了,只有两位军师在内,今日战败回来,已定息了,叫我们小心巡察关门,莫使唐人窥探,中军等皆不敢睡,须要把锣敲得响亮,闹他们一夜便了。”一虎听得明白,心中暗想,等巡军去远了,再钻出来。但因寻秦汉不见,又入地中去了。那秦汉飞到关前,想要盗取番衣,奈防备甚严,遂提脚缓步。见有两个军士睡倒,心中大喜,待我剥他衣服,解下腰牌,寻着师兄行事。遂轻轻动手,剥下番衣,解下腰脾,上写着金龙、金虎两个名字,心中大喜。拿了衣服、腰牌,但营前不见一虎。又往营后来寻,遇见一虎。一虎将四个巡军之言,对秦汉说了。秦汉道:“说得是,虽然妖僧妖道睡熟,但守关军士甚严,我们焉能成事?待我回去报知元帅,连夜起兵打关,那时我穿番衣,开了关门,接他进来,反手而得。”一虎说:“好计,快些去报,我在此打听候你。”
秦汉飞回营中,报知前项之事,元帅可速起兵打关。梨花一听大喜,遂令秦汉仍到番营,会了一虎。此时正打三更,看守番军多已睡热。秦、窦二将欢喜,遂杂在守关人队内安睡,番军无数,哪里来查究。
再言梨花点了丁山、应龙,带领人马,偃旗息鼓,悄悄而进,前去打关。二人得令,领兵前行。元帅同了四员女将,及刘仁、刘瑞,随后而来。到四更时分,前军已到关前。一虎遂对秦汉道:“关外大兵谅皆已到,可趁番人睡熟,先烧他粮草,然后开关,便能成功。”于是将引火之物,置在粮草里面,烧将起来。关外唐兵见了,喊杀连天,攻打关门。番将梦中惊醒,昏头胀脑,不辨东西南北,喊声:“不好了!”但见火光四起,都去救火,却被秦、窦二将斩落关锁,放进丁山父子,众军一拥而进。二将乱砍乱杀,番军弃了芦花关。僧道梦中惊醒,但见四下火光冲天,好不慌张,带了宝贝,见前后皆火,只得土遁而走。番军烧死无数。元帅兵马进关救灭了火,只道僧道被烧死,满心欢喜;次日安民。再言宝同在金光阵内,听报关内火起大惊,走到阵外一看,叫声:“不好!”即刻领兵来救,正值二军师逃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元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