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版本
由于《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新唐书》而不读《旧唐书》,所以《新唐书》宋以来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流传的主要版本有:
南宋刻本4种,分别是十四行残本,旧藏皕宋楼,现藏日本静嘉文库;同十四行元补版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十六行残本124卷,亦藏北京图书馆;建阳书坊魏仲立刻残本,旧藏嘉业堂。
元刻本,明国子监根据元版修补印行。
明刻本3种,分别是成化年间国子监刻本,万历年间北京国子监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晋汲古阁十七史本。
清刻本多种,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附宋董冲《唐书释音》25卷。殿本又有各种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缩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开明二十五史本等。
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以静嘉堂本为主,配合北图、双鉴楼及嘉业堂藏本,保存了《新唐书》旧刻的真面目,胜于殿本。
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华书局又推出了简体横排本。
后世对《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颇多,举其要者有:
吴缜《新唐书纠谬》,20卷,分20门,凡400余事,宋元祐四年成书,绍圣四年上于朝廷。
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20卷,专攻《新唐书》列传缺点。
王若虚《新唐书辨》,3卷,见《滹南遗老集》。
陈黄中《新唐书刊误》3卷。
佚名《新唐书证误》。
罗振常《南监本新唐书斠义》1卷,1936年上海石印本。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