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西湖外景·镇海楼
镇海楼旧名朝天门,吴越王钱氏建。规石为门,上架危楼。楼基垒石高四丈四尺,东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左右石级登楼,楼连基高十有一丈。元至正中,改拱北楼。明洪武八年,更名来远楼,后以字画不祥,乃更名镇海。火于成化十年,再造于嘉靖三十五年,是年九月又火,总制胡宗宪重建。楼成,进幕士徐渭曰:“是当记,子为我草。”草就以进,公赏之,曰:“闻子久侨矣。”趋召掌计,廪银之两百二十为秀才庐。渭谢侈不敢。公曰:“我愧晋公,子于是文,乃遂能愧?,倘用福先寺事数字以责我酬,我其薄矣,何侈为!”
渭感公语,乃拜赐持归。尽橐中卖文物如公数,买城东南地十亩,有屋二十有二间,小池二,以鱼以荷;木之类,果木材三种,凡数十株;长篱亘亩,护以枸杞,外有竹数十个,笋迸云。客至,网鱼烧笋,佐以落果,醉而咏歌。始屋陈而无次,稍序新之,遂领其堂曰“酬字”。
徐渭《镇海楼记》:
镇海楼相传为吴越钱氏所建,用以朝望汴京,表臣服之意。其基址、楼台、门户、栏?,极高广壮丽,具载别志中。
楼在钱氏时,名朝天门。元至正中,更名拱北楼。皇明洪武八年,更名来远。时有术者病其名之书画不祥,后果验,乃更今名。火于成化十年,再建于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又火。予奉命总督直浙闽军务,开府于杭,而方移师治寇,驻嘉兴,比归,始与某官某等谋复之。人有以不急病者。予曰:“镇海楼建当府城之中,跨通衢,截吴山麓,其四面有名山大海、江湖潮汐之胜,一望苍茫,可数百里。民庐舍百万户,其间村市官私之景,不可亿计,而可以指顾得者,惟此楼为杰特之观。至于岛屿浩渺,亦宛在吾掌股间。高翥长骞,有俯压百蛮气。而东夷之以贡献过此者,亦往往瞻拜低回而始去。故四方来者,无不趋仰以为观游的。如此者累数百年,而一旦废之,使民若失所归,非所以昭太平、悦远迩。非特如此已也,其所贮钟鼓刻漏之具,四时气候之榜,令民知昏晓,时作息,寒暑启闭,桑麻种植渔佃,诸如此类,是居者之指南也。而一旦废之,使民懵然迷所往,非所以示节序,全利用。
且人传钱氏以臣服宋而建,此事昭著已久。至方国珍时,求缓死于我高皇,犹知借Α事以请。诚使今海上群丑而亦得知钱氏事,其祈款如珍之初词,则有补于臣道不细,顾可使其迹湮没而不章耶?予职清海徼,视今日务,莫有急于此者。公等第营之,毋浚征于民,而务先以己。”于是予与某官某等,捐于公者计银凡若干,募于民者若干。遂集工材,始事于某年月日。计所构,?石为门,上架楼,楼基垒石,高若干丈尺。东西若干步,南北半之。左右级曲而达于楼,楼之高又若干丈。凡七楹,础百。巨钟一,鼓大小九,时序榜各有差,贮其中,悉如成化时制。盖历几年月而成。始楼未成时,剧寇满海上,予移师往讨,日不暇至。于今五年,寇剧者禽,来者遁,居者慑不敢来,海始晏然,而楼适成,故从其旧名“镇海”。
张岱《镇海楼》诗:
钱氏称臣历数传,危楼突兀署朝天。
越山吴地方隅尽,大海长江指顾连。
使到百蛮皆礼拜,潮来九折自盘旋。
成嘉到此经三火,皆值王师靖海年。
都护当年筑废楼,文长作记此中游。
适逢困鳄来投辖,正值饥鹰自下鞲。
严武题诗属杜甫,曹瞒拆字忌杨修。
而今纵有青藤笔,更讨何人数字酬!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易经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