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解儿难·行浆务令满足论
近时人心不古,竞尚粉饰,草草了事。痘顶初浑,便云浆足,病家不知,惟医是听。浆不足者,发痘毒犹可医治;若发于关节隐处,亦致丧命,或成废人;患目烦躁者,百无一生,即不死而双目失明矣。愚经历不少,浆色大约以黄豆色为准,痘多者腿脚稍清犹可。愚一生所治之痘,痘后毫无遗患,无他谬巧,行浆足也。近时之弊,大约有三∶一由于七日前过用寒凉,七日后又不知补托,畏温药如虎,甚至一以大黄从事,此用药之不精也;二由于不识浆色,此目力之不精也;三由于存心粉饰,心地之不慈也。余存心不敢粉饰,不忍粉饰,口过直而心过慈,以致与世不合,目击儿之颠连疾苦而莫能救,不亦大可哀哉!今作此论,力矫时弊,实从数十年经历中得来。见痘后之证,百难于痘前。
盖痘前有浆可上,痘后无浆可行;痘前自内而外出,外出者顺,痘后自外而内陷,内陷者逆也。毒陷于络,犹可以法救之;毒陷于脏而脏真伤,考古竟无良法可救。由逆痘而死者,医可以对儿;由治法不精,而遗毒死者,其何以对小儿哉?阅是论者,其思慎之于始乎!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