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杂说·形体论
《内经》之论形体,头足腹背,经络脏腑,详矣,而独未总论夫形体之大纲,不揣鄙陋补之。
人之形体,顶天立地,端直以长,不偏不倚,木之象也。在天为元,在五常为仁,是天以仁付之人也,故使其体直,而麟凤龟龙之属莫与焉。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蘧筱戚施,直之对也。程子谓生理本直,味本字之义。盖言天以本直之理,生此端直之形,人自当行公直之行也,人之形体,无鳞介毛羽,谓之 虫。 者,土也。土主信,是地以信付之人也。人之受天之仁,受地之信,备健顺五常之德,而有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以行孝、悌、忠、信,以期不负天地付畀之重,自别麟凤龟龙之属。故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又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孝经》曰:天地之道,人为贵。人可不识人之形体以为生哉!医可不识人之形体以为治哉!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史通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潜夫论
- 中论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