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重刑令
夫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自百人(已)[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故先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
统辖千人以上的将领,若有作战失败,守城投降,擅离防地,弃军逃跑的,叫做国贼。对这种人要处死抄家,取消他的官籍,挖掘他的祖坟,把尸骨暴露在大街上示众,全家男女收入官府作为奴隶。统辖百人以上的官吏,若有作战失败,守城投降,擅离防地,弃军逃跑的,叫做军贼。对这种人要处死抄家,把全家男女收入官府作奴隶。这样就会使全军将士对内畏惧重刑,对外轻视敌人了。所以从前英明的君主,都是首先中明法令,然后使用重刑。刑罚重则人心畏刑,人心畏刑就会坚强对敌了。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五灯会元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