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刘崇龟
刘崇龟镇南海之岁,有富商子,少年而白皙,稍殊于稗贩之伍,泊船于江岸。上有门楼,中见一姬,年二十余,艳态妖容,非常所睹,亦不避人。得以纵其目逆,乘便复言:“某黄昏当诣宅矣。”
无难色,颔之微晒而已。
既昏瞑,果启扉伺之。比子未及赴约,有盗者径入行窃。见一房无烛,即突入之。姬即欣然而就之。盗乃谓其见擒,以厄刀刺之,遗刀而逸。其家亦未之觉。商客之子旋至,方入其户,即践其血,汰而仆地。初谓其水,以手们之,闻鲜血之气未已,又扪着有人卧。遂走出,径登船,一夜解维。比明,已行百余里。其家迹其血致江岸,遂陈状之。主者讼,穷诘岸上居人,云:“某日夜,有某客船,一夜径发。”
即差人迫及,械于圉室衣。拷掠备至,具实吐之,唯不招杀人。其家以庖刀纳于府主矣。府主乃下令曰:“某日大设,合境庖丁,宜集于球场,以候宰杀。”
屠者既集,乃传令曰:“今日既已,可翌日而至。”
乃各留刀于厨而去。府主乃命取诸人刀,以杀人之刀,换下一口。来早,各令诣衙请刀。诸人皆认本刀而去,唯一屠最在后,不肯持刀去。府主乃诘之,“对曰:“此非某刀。”
又诘以何人刀,即曰:“此台是某乙者。”
乃问其住止之处,即命擒之,则已窜矣。于是乃以他囚之合处死者,以代商人之于,侵夜毙之于市。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商人之子,夜入人家,以奸罪杖背而已。彭城公之察狱,可谓明矣。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