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式·主客向背篇
经曰:众兵大同,则先举者为主,後举者为客。陈兵原野,则先举者为客,後举者为主。
又曰:天五音为客,地五音为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也。
又曰:辰为客,时下为主;辰行为客,位止为主;先动先声为客,後动後声为主;高旗为客,卑旗为主;两人相见,外来为客,内坐为主;两人相见,立为客,坐为主;两人等,先举事为客,後举事为主。人有气者胜,无气者败。客利四季月日时,欲得制日,干克支,主人利;四孟月日时,欲得伐日,支克干,客利。
推向背法
旌旗五色者,军之五德也。辉映众心,宣威兵目。
青旗举一鼓,则行;二鼓,则趋;三鼓,则集受制也。
举黄旗一击令,则止;二击令,则列;三击,则听受命也。
阳时举赤旗,扬威仪而始之,甲乙丙丁戊也。
阴时举黑旗,伏威仪而终之,己庚辛壬癸也。
旛旗各随方色而行:甲子、甲申、甲辰三旬,弧矢在前;甲寅、甲午、甲戌三旬,刀盾在前。春以长矛在前,夏以戈戟在前,秋以弓弩在前,冬以刀盾在前。
推二十八宿骑战法
以二十八人象二十八宿,为先锋军,压敌。
角人,赤旗,青衣,青马,东方七人。
羽人,青旗,黑衣,黑马,北方七人。
宫人,白旗,黄衣,黄马,中央七人。
徵人,黄旗,赤衣,南马,南方七人。
商人,黑旗,白衣,白马,西方七人。
右以二十八人早近敌阵,大呼若闻桴鼓击柝之音。我以商人为前,将兵象白虎也。阵见火光,以羽人为前,将兵象元武也。阵闻金石兵刃之声,以徵人为前,将兵象朱雀也。阵闻士人呼号者,以宫人为前,将兵象勾陈也。阵内寂无声者,以角人为前将,兵象青龙也。是为五行厌胜之法。
推五行阵法
木直阵,以金方阵应之;金方阵,以火锐阵应之;火锐阵,以水曲阵应之;水曲阵,以土圆阵应之;土圆阵,以木直阵应之。
推当敌人法
背太岁,当万人;大将军,当五千人。太阴、月建、天魁三元,五符各当五千人;天乙、游都,五百人;岁德、月德、日德,壬方,旬之内生气;岁星、豹尾、岁建,并可背,不可向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