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捷书、药方·治马药方篇
经曰:马有四百八病,益在调冷热之宜,适牧放之性,常加休息,不可忽视之也。马之系于军也,至矣!重矣?
春夏常灌马方
郁金、芎藭、当归、大黄、升麻、黄连、细辛。
今方不用当归、芎藭、细辛,郤入黄柏、吴蓝、青黛、栀子。秋冬加官桂、乾姜,共为末。每灌七钱,蜜油各一,合汤半升,搅匀灌之。其冷气,则加乾姜、官桂各一两。今多以糯米煮粥半升,油五合,猪脂四两,蜜三两,早饮了啖之,俟日色温,来日复啖之。
马热不食水草方
芒硝、郁金。
右每灌七钱,入酥半两,水一升,搅匀灌之。又云:刺带脉出血,良。
治马漏蹄方
先以刀削,令稳。便之以发灰、羊脂填了,以黄蜡封固之。
疗马内黄、不食水草、颤喘卧数起、口张喘急、颈微垂利方
青黛(三两)、大黄(二两)、白盐(五合)。
右为末,每灌三匕,油蜜各一,合温水一升,灌之,立愈。马有黑汗出,卧不起,汗流如珠,颤喘气急。尝汗,淡即死,咸即不死。取人污袜,烧汤,挼浓汁,灌三升,差。又方力子,割马尾小头,作十字,使出血,以人粪涂之,良或烧人粪以乱发附之,差。
疗马转胞不大小便方
以人粪并大蒜橘汤成膏,纳尿孔内,则立尿。又缠马腹於後蹄,间挽之,令跳自止。
疗马结草方
以热手捻,令结消不消,以火炙之,扫帚柄筑之。
疗马虫颡方
桑根皮、大枣肉、葶苈子(各一两,熬,令黄,另研作膏。)。
右和匀水三升,灌之,一时辰,令低头滴鼻中恶物,愈。次以大黄、油鸡子,清灌之。又曰:桑白皮一握旧乾煮,枣五十枚煮取穰,葶苈子六两熬令黄,以水六升、桑根、大枣并煮,取一大升汁,去渣,内葶苈子膏搅匀,相得更煎,取强半,停令冷暖,得所分为两度,灌所患之鼻,如人行八九里一灌,乾地着草系头底,即出鼻中恶物,令甚走,又以大黄、油鸡子,清灌之,愈。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