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六十六
王敬弘、何尚之
王敬弘,琅玡临沂人。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曾祖王訥,晋骠骑将军。祖父王胡之,司州刺史。父亲王茂之,晋陵太守。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 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 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敬弘妻,桓玄姊也。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 过。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见要,正当欲与其姊集聚耳,我不能为桓氏赘婿。” 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妻在桓氏,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 甚好之。转桓伟安西长史、南平太守。去官,居作唐县界。玄辅政及篡位,屡召不 下。
敬弘年轻时就有清淳的美誉,始任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情恬淡宁静,喜欢游览山水。任天门太守。王敬弘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敬弘到郡县去时,其时桓玄镇荆州,桓玄送信给敬弘请他到府上拜访。王敬弘到了巴陵,对人说:“桓玄邀请我,只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罢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赘女婿。”于是他派另一条船将妻子送到江陵。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几年也没有去接她。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情非常高兴。转任桓伟的安西长史、南平太守。后辞去官职,住在作唐县境内。桓玄辅佐国政及后来篡位屡次征召他,他都不答应。
高祖以为车骑从事中郎,徐州治中从事史,征西将军道规咨议参军。时府主簿 宗协亦有高趣,道规并以事外相期。尝共酣饮致醉,敬弘因醉失礼,为外司所白, 道规即更引还,重申初宴。召为中书侍郎,始携家累自作唐还京邑。久之,转黄门 侍郎,不拜。仍除太尉从事中郎,出为吴兴太守。旧居余杭县,悦是举也。寻征为 侍中。高祖西讨司马休之,敬弘奉使慰劳,通事令史潘尚于道疾病,敬弘单船送还 都,存亡不测,有司奏免官,诏可。未及释朝服,值赦复官。宋国初建,为度支尚 书,迁太常。
高祖任命他为车骑从事中郎、徐州治中从事史、征西将军道规的咨议参军。当时主簿宗协有高远的志趣,道规常常一并邀请宗协、王敬弘二人。有一次他们饮酒大醉,敬弘醉后失礼,道规就又让他回来重新开宴。敬弘被召为中书侍郎,才携带家眷从作唐回到京城。一段时间后,转任黄门侍郎,没有接受,仍被任命为太尉从事中郎,出朝任吴兴太守,过去他住在余杭县时就想着这一职务。不久他又被征召为侍中。高祖西讨司马休之,敬弘任使节慰问军队,通事令史潘尚在半道上生了病,敬弘用一条船送他回京城,生死不明,有关当局奏请朝廷免去敬弘的官职,被批准。他还没有脱去朝服,恰逢大赦而复职。宋初建时他任度支尚书,调任太常。
高祖受命,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三年,转吏部尚书,常侍如故。敬 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复除庐陵 王师,加散骑常侍,自陈无德,不可师范令王,固让不拜。又除秘书监,金紫光禄 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不就。太祖即位,又以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 夫,领江夏王师。
高祖登基,敬弘补任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二年(421)转任吏部尚书,常侍之职不变。敬弘每次被征召,即使是祗奉一类的官职,上任后如又要退任,他立即解去官职,高祖赞赏他的志趣。又被任命为庐陵王的老师,加散骑常侍,他自称无德才不配做王侯的老师,坚决辞谢不接受,又被任命为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未接受。太祖即位,又让他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夏王师。
元嘉三年,为尚书仆射。关署文案,初不省读。尝豫听讼,上问以疑狱,敬弘 不对。上变色,问左右:“何故不以讯牒副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讯牒读之, 政自不解。”上甚不悦。六年,迁尚书令,敬弘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改授 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让侍中、特进,求减亲信之半,不许。 及东归,车驾幸冶亭饯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