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卷四
少帝
少帝号义符,字东兵,武帝长子。生母是张夫人。晋义熙二年(406),出生在京口。武帝一直没有男孩,少帝出生,他很高兴。少帝十岁,被封为豫章公嫡长子。少帝有臂力,擅长骑射,懂得音律。宋建国,封为宋王嫡长子。元熙元年(419),晋升为宋国太子。武帝接受禅让后,被立为皇太子。
少帝讳义符,小字车兵,武帝长子也,母曰张夫人。晋义熙二年,生于京口。 武帝晚无男,及帝生,甚悦。年十岁,拜豫章公世子。帝有旅力,善骑射,解音律。 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进为宋太子。武帝受禅,立为皇太子。永初三年五 月癸亥,武帝崩,是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六月壬申, 以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及亮辅政。戊子,太尉长沙 王道怜薨。秋九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配南郊,武敬皇后配北郊。冬十一月戊午, 有星孛于营室。十二月庚戌,魏军克滑台。
永初三年(422)五月二十一日,武帝驾崩,当天,太子即位,大赦天下。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六月一日,委任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和傅亮辅佐朝政。十七日,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去世。
明年春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为景平元年。文武进位二等。辛巳,祀南郊。 虏将达奚仰破金墉,进围虎牢。毛德祖击虏败之,虏退而复合。拓跋木末又遣安平 公涉归寇青州。癸卯,河南郡失守。乙卯,有星孛于东壁。二月丁丑,太皇太后崩。 沮渠蒙逊、吐谷浑阿豺并遣使朝贡。庚辰,爵蒙逊为大将军,封河西王。以阿豺为 安西将军、沙州刺史,封浇河公。辛未,富阳人孙法光反,寇山阴,会稽太守褚淡 之遣山阴令陆劭讨败之。三月壬寅,孝懿皇后祔葬于兴宁陵。是月,高丽国遣使朝 贡。甲子,豫州刺史刘粹遣军袭许昌,杀虏颍川太守庾龙。乙丑,虏骑寇高平。初, 虏自河北之败,请修和亲;及闻高祖崩,因复侵扰,河、洛之地骚然矣。夏四月, 檀道济北征,次临朐,焚虏攻具。乙未,魏军克虎牢,执司州刺史毛德祖以归。秋 七月癸酉,尊所生张夫人为皇太后。丁丑,以旱,诏赦五岁刑以下罪人。冬十月己 未,有星孛于氐,指尾,贯摄提,向大角,仲月在危,季月扫天仓而后灭。是岁, 魏主拓跋嗣薨,子焘立。十二月丙寅,省宁州之江阳、犍为、安上三郡,合为宋昌 郡。
秋九月十七日,有官员上书建议在南郊祭祀武帝,在北郊祭祀武敬皇后。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日有蚀之。废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为庶人,徙新安郡。 乙未,以皇弟义恭为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乙巳,大风,天有五色云,占者以为 有兵。高丽国遣使贡献。执政使使者诛义真于新安。夏五月,江州刺史檀道济、扬 州刺史王弘入朝。帝居处所为多过失。乙酉,皇太后令曰:
冬十一月十九日,星犯营室。
王室不造,天祸未悔,先帝创业弗永,弃世登遐。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 穷凶极悖,一至于此。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至乃 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弘,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采择媵御,产 子就宫,鋋然无怍,丑声四达。及懿后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 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加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 藏空虚,人力殚尽。刑罚苛虐,幽囚日增。居帝王之位,好阜隶之役;处万乘之尊, 悦厮养之事。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 疲极兆民。远近叹嗟,人神怨怒。社稷将坠,岂可复嗣守洪业,君临万邦。今废为 营阳王,一依汉昌邑、晋海西故事。奉迎镇西将军宜都王义隆入纂皇统。
十二月六日,北魏军队攻下了滑台。
始徐羡之、傅亮将废帝,讽王弘、檀道济求赴国讣。弘等来朝,使中书舍人邢 安泰、潘盛为内应。是旦,道济、谢晦领兵居前,羡之等随后,因东掖门开,入自 云龙门。盛等先戒宿卫,莫有御者。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又开渎聚土, 以象破冈埭,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夕游天泉池,即龙舟而寝。其朝未兴, 兵士进,杀二侍者于帝侧,伤帝指。扶出东皞,就收玺绂,群臣拜辞,送于东宫, 遂幽于吴郡。是日,赦死罪以下。太后令奉还玺绂,檀道济入守朝堂。六月癸丑, 徐羡之等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弑帝于金昌亭。帝有勇力,不即受制,突走出昌门,追 以门关踣之,致殒。时年十九。
次年春正月初一,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平元年,文臣武将各晋爵二等。三日,在南郊祭祀列祖列宗。北魏将达奚..攻克金墉,围攻虎牢。毛德祖击败北魏军,北魏军败退后又重新包围虎牢。拓跋木末又派遣安平公涉归侵犯青州。五日,河南郡失守。十七日,星犯东壁。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