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卷七
前废帝
前废帝号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元嘉二十六年(449)正月十四日出生。世祖镇守寻阳,子业留在京城。三十年(453),世祖讨伐元凶,子业被拘留在侍中下省,几次差点被害,最终无恙。
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世祖镇 寻阳,子业留京邑。三十年,世祖入伐元凶,被囚侍中下省,将见害者数矣,卒得 无恙。世祖践祚,立为皇太子。始未之东宫,中庶子、二率并入直永福省。大明二 年,出居东宫。四年,讲《孝经》于崇正殿。七年,加元服。八年闰王月庚申,世 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太宰江夏王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骠 骑大将军柳元景加尚书令。甲子,置录尚书,太宰江夏王义恭录尚书事。骠骑大将 军柳元景加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永嘉王子仁为南豫州刺史。
世祖即皇位后,立子业为皇太子。大明二年(458),住进东宫。四年(460),在崇正殿讲解《孝经》。七年(463),举行冠礼。
六月辛未,诏曰:“朕以眇身,夙绍洪业,敬御天威,钦对灵命。仰遵凝绪, 日鉴前图,实可以拱默守成,诒风长世。而宝位告始,万宇改属,惟德弗明,昧于 大道。思宣睿范,引兹简恤,可具询执事,详访民隐。凡曲令密文,繁而伤治,关 市僦税,事施一时,而奸吏舞文,妄兴威福,加以气纬舛玄,偏颇滋甚。宜其宽徭 轻宪,以救民切。御府诸署,事不须广,雕文篆刻,无施于今。悉宜并省,以酬氓 愿。籓王贸货,壹皆禁断。外便具条以闻。”戊寅,以豫州之淮南郡复为南梁郡, 复分宣城还置淮南郡。庚辰,以南海太守袁昙远为广州刺史。秋七月己亥,镇军将 军、雍州刺史晋安王子勋改为江州刺史,中护军宗悫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镇北 将军、徐州刺史湘东王讳为护军将军,中军将军义阳王昶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 庚戌,婆皇国遣使献方物。崇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乙卯,罢南北二 驰道。孝建以来所改制度,还依元嘉。丙辰,追崇献妃为皇后。乙丑,抚军将军、 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解领司徒。八月丁卯,领军将军王玄谟为镇北将军、南徐州 刺史。新安王子鸾为青、冀二州刺史。己未,以青、冀二州刺史萧惠开为益州刺史。 己丑,皇太后崩。京师雨水。庚子,遣御史与官长随宜赈恤。九月辛丑,护军将军 湘东王讳为领军将军。癸卯,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乙卯,文 穆皇后祔葬景宁陵。冬十月甲戌,太常建安王休仁为护军将军。戊寅,辅国将军宋 越为司州刺史。庚辰,原除扬、南徐州大明七年逋租。十二月乙酉,以尚书右仆射 颜师伯为尚书左仆射。壬辰,以王畿诸郡为扬州,以扬州为东扬州。癸巳,以车骑 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去岁及是岁,东诸郡大旱,甚者米 一升数百,京邑亦至百余,饿死者十有六七。孝建以来,又立钱署铸钱,百姓因此 盗铸,钱转伪小,商货不行。
大明八年(464)闰五月十六日,世祖驾崩,同日,太子即位。大赦天下。免去太宰江夏王义恭尚书令职务,加封为中书监,骠骑大将军柳元景任尚书令。十九日,设置录尚书、太宰江夏王义恭任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任命丹阳尹永嘉王子仁为南豫州刺史。
永光元年春正月乙未朔,改元,大赦天下。乙巳,省诸州台传。戊午,以领军 将军湘东王讳为卫将军、南豫州刺史,护军将军建安王休仁为领军将军,秘书监山 阳王休祐为豫州刺史,左卫将军桂阳王休范为中护军,南豫州刺史寻阳王子房为东 扬州刺史。二月丁丑,减州郡县田租之半。庚寅,铸二铢钱。三月甲辰,罢临江郡。 五月己亥,割郢州随郡属雍州。丙午,以后军司马张牧为交州刺史。六月己巳,左 军长史刘道隆为梁、南秦二州刺史。乙亥,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宗悫卒。壬午,卫 将军、南豫州刺史湘东王讳改为雍州刺史。尚书令、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加南豫州刺 史。秋八月辛酉,越骑校尉戴法兴有罪,赐死。庚午,以尚书左仆射颜师伯为尚书 仆射,吏部尚书王景文为尚书右仆射。癸酉,帝自率宿卫兵,诛太宰江夏王义恭、 尚书令、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尚书仆射颜师伯、廷尉刘德愿。改元为景和元年,文 武赐位二等。以领军将军建安王休仁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卫将军湘东王讳还为 南豫州刺史。甲戌,司徒、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领尚书令,射声校尉沈文秀为青州 刺史,左军司马崔道固为冀州刺史。乙亥,诏曰:“昔凝神伫逸,磻溪赞道,湛虑 思才,傅岩毗化。朕位御三极,风澄万宇,资鈇电断,正卯斯戮。思所以仰宣遗烈, 俯弘景祚,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有劬日昃,无忘昧旦。可甄访郡国,招聘闾部: 其有孝性忠节,幽居遁栖,信诚义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识,干事治民,务加旌举, 随才引擢。庶官克顺,彝伦咸叙。主者精加详括,称朕意焉。”以始兴公沈庆之为 太尉,镇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王玄谟为领军将军。庚辰,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东 府城为未央宫。罢东扬州并扬州。甲申,以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以冠军 将军邵陵王子元为湘州刺史。丙戌,原除吴、吴兴、义兴、晋陵、琅邪五郡大明八 年以前逋租。己丑,复立南北二驰道。九月癸巳,车驾幸湖熟,奏鼓吹。戊戌,车 驾还宫。庚子,以南兗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为南徐州刺史,丹阳尹始安王子真为南兗 州刺史。辛丑,抚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免为庶人,赐死。丙午,以兗州 刺史薛安都为平北将军、徐州刺史。丁未,卫将军湘东王讳加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右光禄大夫刘遵考为安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宁朔将军殷孝祖为兗州刺史。戊申, 以前梁、南秦二州刺史柳元怙复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己酉,车驾讨征北将军、徐 州刺史义阳王昶,内外戒严。昶奔于索虏。辛亥,右将军、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进 号镇西大将军。甲寅,以安西长史袁鳷为雍州刺史。戊午,以左民尚书刘思考为益 州刺史。是日解严,车驾幸瓜步。开百姓铸钱。冬十月癸亥,曲赦徐州。丙寅,车 驾还宫。以建安休仁为护军将军。己卯,东阳太守王藻下狱死。以宫人谢贵嫔为夫 人,加虎贲靸戟,鸾辂龙旂,出警入跸,实新蔡公主也。乙酉,以镇北大将军、豫 州刺史山阳王休祐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一月壬辰,宁朔将军何迈下狱 死。新除太尉沈庆之薨。壬寅,立皇后路氏,四厢奏乐。赦扬、南徐二州。护军将 军建王休仁加特进、左光禄大夫。中护军桂阳王休范迁职。丁未,皇子生,少府刘 胜之子也。大赦天下,赃污淫盗,悉皆原除。赐为父后者爵一级。壬子,以特进、 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建安王休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戊午,南平王敬 猷、庐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渊并赐死。
六月六日,下诏说:“我以卑微之身承天命即皇位,想宣讲道德,体恤百姓,派人访求民众隐情。歪曲政令,文案繁杂,干扰施政,猖獗一时,而贪官污吏舞文弄墨,作威作福,意气用事,违法之处何其多。应轻徭薄赋,救民疾苦。御府各署,不要多事,雕梁画栋一律禁止。尽量减省,以合民意。藩王之间贸易一律禁止。外地逐条下达。”九日,将豫州的淮南郡又改为南梁郡,从宣城划出一部分设置淮南郡。十三日,任命南海太守袁云远为广州刺史。
时帝凶悖日甚,诛杀相继,内外百司,不保首领。先是讹言云:“湘中出天子。” 帝将南巡荆、湘二州以厌之。先欲诛诸叔,然后发引。太宗与左右阮佃夫、王道隆、 李道兒密结帝左右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谋共废帝。戊午夜,帝于华林园竹堂 射鬼。时巫觋云:“此堂有鬼。”故帝自射之。寿寂之怀刀直入,姜产之为副。帝 欲走,寂之追而殒之,时年十七。太皇太后令曰:
秋七月六日,镇军将军、雍州刺史晋安王子勋改任江州刺史,中护军宗悫任安西将军、雍州刺史,镇北将军、徐州刺史湘东王..任护军将军,中军将军义阳王昶任征北将军、徐州刺史。十二日,婆皇国派使者来进献特产。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二十日,废南北二驰道。孝建以来所改变的元嘉年间的制度,重新恢复。十九日,追尊献妃为献皇后。二十二日,抚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兼任司徒。
司徒领护军八座:子业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著自髫龀。孝武弃世, 属当辰历。自梓宫在殡,喜容靦然,天罚重离,欢恣滋甚。逼以内外维持,忍虐未 露,而凶惨难抑,一旦肆祸,遂纵戮上宰,殄害辅臣。子鸾兄弟,先帝钟爱,含怨 既往,枉加屠酷。昶茂亲作捍,横相征讨。新蔡公主逼离夫族,幽置深宫,诡云薨 殒。襄事甫尔,丧礼顿释,昏酣长夜,庶事倾遗。朝贤旧勋,弃若遗土。管弦不辍, 珍羞备膳。詈辱祖考,以为戏谑。行游莫止,淫纵无度。肆宴园陵,规图发掘。诛 剪无辜,籍略妇女。建树伪竖,莫知谁息。拜嫔立后,庆过恆典。宗室密戚,遇若 婢仆,鞭捶陵曳,无复尊卑。南平一门,特钟其酷。反天灭理,显暴万端。苛罚酷 令,终无纪极,夏桀、殷辛,未足以譬。阖朝业业,人不自保;百姓遑遑,手足靡 厝。行秽禽兽,罪盈三千。高祖之业将泯,七庙之享几绝。吾老疾沉笃,每规祸鸩, 忧煎漏刻,气命无几。开辟以降,所未尝闻。远近思奋,十室而九。
八月九日,领军将军王玄谟任镇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十一日,任命青、冀二州刺史萧惠开为益州刺史。十四日,皇太后去世。京城发洪水。二十四日,派御史与地方官员随即赈济。
卫将军湘东王体自太祖,天纵英圣,文皇钟爱,宠冠列籓。吾早识神睿,特兼 常礼。潜运宏规,义士投袂,独夫既殒,悬首白旗,社稷再兴,宗祐永固,人鬼属 心,大命允集。且勋德高邈,大业攸归,宜遵汉、晋,纂承皇极。主者详旧典以时 奉行。
九月五日,护军将军湘东王..任领军将军。七日,任命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十九日,文穆皇后附葬在景宁陵。
未亡人余年不幸婴此百艰,永寻情事,虽存若殒。当复奈何!当复奈何!
冬十月二日,太常建安王休仁担任护军将军。十日,辅国将军宗越任司州刺史。十七日,免除扬、南徐州大明七年(463)以前欠的租税。
葬废帝丹阳秣陵县南郊坛西。帝幼而狷急,在东宫每为世祖所责。世祖西巡, 子业启参承起居,书迹不谨,上诘让之。子业启事陈谢,上又答曰:“书不长进, 此是一条耳。闻汝素都懈怠,狷戾日甚,何以顽固乃尔邪!”初践阼,受玺绂,悖 然无哀容。始犹难诸大臣及戴法兴等,既杀法兴,诸大臣莫不震慑。于是又诛群公, 元凯以下,皆被殴捶牵曳。内外危惧,殿省骚然。初太后疾笃,遣呼帝。帝曰: “病人间多鬼,可畏,那可往。”太后怒,语侍者:“将刀来,破我腹,那得生如 此宁馨兒!”及太后崩后数日,帝梦太后谓之曰:“汝不孝不仁,本无人君之相。 子尚愚悖如此,亦非运祚所及。孝武险虐灭道,怨结人神,兒子虽多,并无天命。 大运所归,应还文帝之子。”其后湘东王绍位,果文帝子也。故帝聚诸叔京邑,虑 在外为患。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 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 十人;进爵会稽郡长公主,秩同郡王侯,汤沐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加班剑二十 人。帝每出,与朝臣常共陪辇。主以吏部郎褚渊貌美,就帝请以自侍,帝许之。渊 侍主十日,备见逼迫,誓死不回,遂得免。帝所幸阉人华愿兒,官至散骑常侍,加 将军带郡。帝少好讲书,颇识古事,自造《世祖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 武帝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祐领之。其余事迹,分见 诸传。
十二月二十日,委任尚书右仆射颜师伯为尚书仆射。二十八日,把京城直辖各郡合在一起设立扬州,改原来的扬州为东扬州。二十九日,任命车骑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
史臣曰:废帝之事行著于篇。若夫武王数殷纣之衅,不能挂其万一;霍光书昌 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假以中才之君,有一于此,足以霣社残宗,污宫潴庙,况 总斯恶以萃一人之体乎!其得亡,亦为幸矣。
去年和今年,东边各郡大旱,严重的地方一升米卖到几百钱,京城也卖到一百多钱,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饿死。孝建以来,又设钱署铸钱,百姓乘机偷铸,钱变得轻、小,在商贾中不流通。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