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
词曰:
御酒犒军前,鸩毒药,有谁参?幸亏福将有仙缘,打破醇坛,暂避茅庵。岳侯冒险浑身胆,翻身入虎窟龙潭,愿把命儿拼。——右调《黄莺儿》
且说那日思忠奉着圣旨,将三百坛御酒发到秦桧衙门,叫他加封,送往岳爷军前去。恰值奉桧在兵部衙门议事未回。这王氏夫人暗暗叫心腹家将,将毒药每坛里放上一把。他的心上,思想药死岳飞并那一班将士,好让四太子来取宋朝天下。你想这等心肠,岂非比蛇蜂更毒么?到了次日,秦桧也不知就里,将三百坛御酒坛坛加上封皮,交与田思忠。田思忠领了御酒并粮草等物,带领人夫,一路来至潭州。
岳元帅得报,急差人到水口,请韩元帅进城一同接旨。将御酒等物送往教场中去,一面叫军士去买民间的酒来冲和这御酒,方够犒散。不道那牛皋听见了,想道:“不知有多少御酒,待我去看看。”就独自来到教场,走至车子跟前,觉得有些酒香。牛皋道:“妙吓!待我打开一坛来看,不知御酒是怎样的。”便去将一坛的泥头打开,忽然一阵酒气冲入脑门头里,霎时疼痛起来。牛皋道:“咦!这酒有些诧异。”回转头来,看那车夫立在后边,牛皋道:“你可要酒吃么?”车夫道“若是老爷肯赏小人,极妙的了!”牛皋道:“只是没有家伙。”车夫道:“小人有个瓢在此。”牛皋接了瓢,便去坛里兜了一瓢,递与车夫道:“快些吃了,再赏你一瓢。
这车夫是个贪杯的,说道:“多谢老爷!”接过来,两三口就吃完了。不吃犹可,这酒下了肚,霎时间,一交跌倒,满地乱滚,不多时,七窍流血而死!牛皋见了大惊,喊道:“我等干此多少大功,这昏君反将药来害我们!”拿起两条锏来,将这三百坛御酒尽皆打碎。军士着急,忙来报知岳元帅。岳元帅吩咐令牛皋上来。牛皋走上来,大叫道:“元帅先把钦差杀了,然后进都面圣,他为什么将药酒来药死我们?”岳元帅问道:“何以晓得是药酒?”牛皋道:“车夫吃了,登时七窍流血而死!所以小将忿怒,将御酒打碎了。”岳爷道:“还剩得多少囫囵的在么?”牛皋道:“没有,都打碎了。”岳爷听了大怒,喝叫左右。“把牛皋绑去砍了!”韩爷吩咐:“且慢!”向岳爷道:“若不是牛将军打碎酒坛,我等尽遭其害矣!”钦差道:“不要说元帅受害,就是下官亦难逃此难。牛将军非但无罪,抑且有功。求元帅赦了!”
岳爷道:“既然二位说情,吩咐与我把牛皋赶出营去!”牛皋道:“我是要跟随元帅,不到别处去的。”岳爷道:“我这里用你不着,快快走出去!”牛皋再三恳求,岳爷只是不留,牛皋只得上马去了。元帅就问钦差道:“这酒是何衙门造的?”田思忠道:“这酒是工部官儿制造的,解到礼部衙门加封。因秦大人有事,放在堂上一夜。次日,秦大人加了封,下官领出,一路解来,并无差迟。”岳爷道:“钦差大人先请回京复旨。待本帅平了洞庭贼,即时回京面圣,查究奸臣,以靖国法,再去扫北便了。”那钦差辞别起身,不表。
再说岳元帅差人去追赶牛皋。那些人四下去寻,并无消息,只得转来回复元帅。岳爷心中甚是不舍。且说那牛皋被岳爷赶了出来,一路下来行了数十里,不觉肚中饥饿。来到一座树林中,见一个道童立在林下,牛皋叫声:“小哥,这山上可有寺院么?”道童道:“此山名唤碧云山,并无寺院。只有我师父在此山中修炼,道法精通,有呼风唤雨之能,撒豆成兵之术。”牛皋道:“你家师爷姓甚么?叫做什么名字?”道童道:“我家老祖姓鲍名方。早上对我说道:‘你可下山去,有一骑马将军叫做牛皋,你可引他来见我。’将军,你可姓牛么?”牛皋道:“我正是牛皋!你可领我上山去见你师父。”道童道:“如此,跟我来。”牛皋只为肚中饥饿,没奈何,只得跟了道童,一步步走上山来。
进了洞门,见了老祖道:“我肚中饥饿,可有酒饭,拿些来与我充饥。”老祖叫道童拿出些素饭来与牛皋吃。老祖道:“将军有何事到此荒山?”牛皋将打碎酒坛、被岳元帅赶出之事说了一遍。老祖道:“原来为此!将军今欲何往?”牛皋道:“无处可居。”老祖道:“如此,何不随贫道出家,倒也逍遥快活?”牛皋暗想:“我与大哥立下许多功劳,昏君反要将药酒来害我们。不如在此出家,无拘无束,倒也罢了。”想定主意,连忙跪下道:“弟于情愿跟着师父出家。”老祖道:“你既愿出家,一要戒酒,二要除荤,三要戒情,方可出家。”牛皋道:“弟子—一皆依,略吃些酒罢!”老祖道:“既要吃酒,快到别处去罢!”牛皋道:“不吃,不吃!件件依你。”老祖道:“既然依得,可跟我来。”牛皋跟了老祖来到山下。老祖便叫牛皋将马笼头鞍辔卸下,大喝一声,那马飞也似上山去了。又命牛皋卸下盔甲,至一井边,叫牛皋把盔甲鞍辔都放下去。然后同牛皋转到洞内来,收为徒弟,取名“悟性”,换了道袍。牛皋把身上一看,哈哈大笑道:“如今弄得我象一个火烧道人了!”自此牛皋在碧云山做了道人,且按下慢表。
再说那杨幺这一日与屈原公商议,军师奏道:“臣有一计,再命王佐去请岳飞来看君山,只说有路好上宫殿。他若来时,四面放火,将那岳飞、王佐一总烧死,内外大患尽除。倘王佐推托,即将他家小监了,他自然肯去。”杨幺大喜,传旨宣王佐上殿。王佐来至殿下,杨幺便将此计说与王佐。王佐奏道:“前者岳飞赴会,被他走脱。如今再去骗他,如何肯信?”杨幺道:“你明明与他相好,不肯前往。”吩咐:“把他家小监了!”王佐只得依允,坐船来至潭州城下,对守城军士说知,进了城,来到帅府。军士报进营中,岳飞出来迎接进帐,见礼毕,王佐道:“前日之事,皆屈原公所作,小弟其实不知。今日一来请罪,二来有事通知。”拿出洞庭湖图画与岳爷观看。王佐道:“今夜大哥同小弟同去君山观看,湖内有条暗路可上宫殿。若大哥看明此路,杨幺指日可破。”岳爷应允,王佐辞去。众统制齐来禀道:“王佐来请私看君山,决非好意,元帅不可轻往!”岳爷道:“已曾许过,岂可失信?”一面写书送与韩元帅,约他前来接应。又命张保、张宪、岳云、杨虎同去。
五人骑马出了潭州,来至东耳木寨。王佐出来迎着,同往君山而来。行至七里桥,岳爷对杨虎道:“你在此把守此桥,以防贼人偷桥。”杨虎领令守祝岳爷往君山而去。那杨虎心中暗想道:“如此大桥,怎么偷得?我且躲在石碑之后,看有何人来偷此桥。”将身往石碑后躲了,一眼观看,果然那边副元帅高老虎驾了一只小船,望桥边而来。上了岸,靠那石碑坐着,吩咐军士们一齐动手,将桥拆毁。杨虎道:“原来如此偷法!”轻轻掩至背后,手起一鞭,将高老虎打死!众喽兵见主将打死,连忙下船逃命去了。
再说岳爷同王佐众人上了君山,正在偷看之间,只见四面火箭齐发。君山左右前后,预先堆满干柴枯草,火箭落下,登时烈焰飞腾,冲天火起。岳爷和众人都在烟火之中。正是:
樊笼穷鸟谁相救,烈焰飞蛾怎脱逃?
毕竟不知岳爷和众将等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礼记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