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现代文学家鲁迅:‘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名誉教授夏志清: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至少在两个主要方面发展了中国的小说艺术,其一,它大量采用了现代读者仍喜闻乐道的白话文体。其二,它在塑造人物、铺陈故事时,能不为史实所囿。《水浒》以真实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写了不少江湖豪杰的故事,比《三国演义》的确具有更生动的现实主义特色
美国作家赛珍珠: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这部13世纪的流浪汉体小说并不比17世纪西班牙同类的小说逊色,而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它们。如它完全没有说教,有时情节的展开像史诗般的广阔,以及对超自然的和魔幻方面的描写能令人信服。最后的这个特点使这部小说和所有这一类小说中最古老、最优秀的作品——阿普列乌斯的《金驴》相接近。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