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内篇·序
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启处。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仲春之月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