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黜免
诸葛宏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宏问:“朝廷何以徙我?”王曰:“言卿狂逆。”宏曰:“逆则应杀,狂何所徙?”
诸葛厷在西晋时,年纪轻轻就有很好的名声,受到王夷甫的器重,当时的舆论也拿他和王夷甫相比。后来被他继母的亲族造谣中伤,诬蔑他是狂放叛逆。将要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时,他的朋友王夷甫等人来到囚车前和他告别,诸葛友问:“朝廷为什么流放我?”王夷甫说:“他们说你狂放悖逆。”诸葛厷说:“叛逆就应当斩首,狂放有什么可流放的呢!”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桓温进军蜀地,到达三峡时,部队里有个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着江岸一路悲啼,直跟着船走了百多里也不肯离开,终于跳上了船,一上船就死去了。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都一寸一寸地断开了。桓温听说这事大怒,下令革除了捉小猿的那个人。
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殷浩被贬为庶人以后,住在信安县,一天到晚总是在半空中虚写字形。扬州人民怀念他的恩德,追随而来,偷偷地看他,原来只是写“咄咄怪事”这四个字。
桓公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终不放,举坐皆笑。桓公曰:“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敕令免官。
桓温座上有个参军用筷子夹烝薤,一下子没能夹起来,同桌的人又不帮忙,而他还一直夹个不停,满座的人都笑起来。桓温说:“一起吃饭,尚且不能互相帮助,更何况遇到危急患难呢!”便下令罢了他们的官。
殷中军废后,恨简文曰:“上人箸百尺楼上,儋梯将去。”
中军将军殷浩罢官以后,埋怨简文帝说,说:“把人送到百尺高楼上,却把梯子搬走了。”
邓竟陵免官后赴山陵,过见大司马桓公。公问之曰:“卿何以更瘦?”邓曰:“有愧于叔达,不能不恨于破甑!”
竟陵太守邓遐罢官后去参加皇帝的葬礼时,拜见了大司马桓温,桓温问道:“你为什么更加消瘦了?”邓遐说:“我在叔达面前有愧,不能不因打破饭甑而遗憾。”
桓宣武既废太宰父子,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若除太宰父子,可无后忧。”简文手答表曰:“所不忍言,况过于言?”宣武又重表,辞转苦切。简文更答曰:“若晋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诏。如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桓公读诏,手战流汗,于此乃止。太宰父子,远徙新安。
桓温罢免了司马晞、司马综父子后,仍然上奏章说:“陛下应该割断私情,考虑长远之计。如果清除太宰父子,就可永除后患。”简文帝在奏章上亲手批示说:“我都不忍心这样说,何况所做的超过了所说的。”桓温又重新上奏章,言辞越发迫切。简文帝再批示说:“如果老天保佑我晋朝国运久长,就请阁下照我的话办;如果晋朝气数已尽,不如让位给你。”桓温读着诏书,害怕得手发抖、直流汗,这才停止上奏。太宰父子被流放到遥远的新安郡。
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桓玄兵败以后,殷仲文回到都城,在大司马司马德文手下任咨议参军。他常常心神不定,再也不是往日的样子。大司马府的厅堂前有一棵老槐树,枝叶很萧条。一次,殷仲文因为逢着月初,与众人在厅堂中集会。他久久地看着老槐树,叹息说:“槐树如此萧疏,再也没有生机了!”
殷仲文既素有名望,自谓必当阿衡朝政。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及之郡,至富阳,慨然叹曰:“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
殷仲文既一向很有名望,自认为一走会主持国政。忽然调任东阳太守,心里非常不平。当到郡上任,经过富阳时,感慨地叹息说:“看这里的山河地理形势,应当再出一个孙伯符。”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尔雅
- 公羊传
- 笠翁对韵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