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夏录
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朔方人,匈奴左贤王去卑之后,刘元海之族也。曾祖名武,前赵嘉平中,以宗室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丁零中郎将。祖父豹子,后赵建武中,拜平北将军、左贤王。父卫辰,苻坚以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虏,屯于代来城。因秦末兵乱,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姚苌拜辰大将军、河西王、大单于。魏师来伐,辰遣子力俟提率骑二万拒战河东,为魏所败,遂乘胜济河,攻克钱来,执辰杀之。勃勃,辰第三子,奔秦高平公没奕干,奕干妻之以女。姚兴以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镇朔方。时河西鲜卑杜仑献马八千匹于秦,济河至大城,勃勃留之,召其众二万袭杀高平公没奕干而并其众,众至数万,自称天王大单于。大赦,改弘始十年为龙升元年,置百官。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僭称大厦。以大兄右地代为丞相,代公,发岭北民夷十万,于朔方黑渠之界,营起京城。大赦,改龙升七年为凤翔元年。令曰:“朕之皇祖,北迁幽朔,改姓姒氏,后从母为刘氏。从母姓,非礼也。古之氏族无常,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支庶非正统者,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二年,立夫人梁氏为后,立子璝为太子。四年九月,刘裕灭秦人于长安。十二月,裕留子义真镇长安而还。勃大悦,遂图进取之计,遣太子璝率骑二万南伐长安。五年,义真遗龙骧将军沈田子率众逆战,璝击败之,退屯刘回堡。八月,勃勃进据咸阳,刘裕大惧,乃召义真东镇洛阳,勃勃入长安。
正月,群臣劝勃勃称皇帝。三月筑坛于霸上,即皇帝位,大赦,改凤翔六年为昌武元年。冬十月以太子璝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镇长安。十一月,勃勃还统万(统万,勃勃所都之城名也)。以宫殿大成,赦其境内殊死以下,改昌武二年为真兴元年,刻石都南,颂纪功德。四月,追尊父卫辰曰桓皇帝,庙号太祖,母苻氏为皇太后。祖父豹曰宣皇帝,曾祖武曰景皇帝,高祖训儿曰元皇帝。五月,雨鱼于统万。二年十月,起冲天台于统万年南山,欲登之以望长安。六年,勃勃将废太子璝为秦王,以酒泉公伦为太子。璝闻将废已,率众七万北伐伦,伦率骑三万拒之,战于平城为璝所败,伦死之。太原公昌率骑一万袭杀璝,率众八万五千归于统万。勃大悦,立昌为太子。七月,勃勃寝疾甚,辇升永安殿,召群臣嘱以后事,薨于永安殿,年四十五。谥武烈皇帝,葬嘉平陵,庙号世祖。
赫连昌
赫连昌一名折,勃勃之第三子。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勃勃薨,即位于永安台,大赦,改真兴七年为永光元年。七月,杏城刘睹川有青石大如马头,浮在水上,逆流而行,人见而送之。十月,魏乘虚来伐。三年五月,战于黑渠,为魏所败。昌与数千骑奔还,魏追骑亦至,昌留河内公费连乌提守高平徙诸城民七万户于安定以都之。四年二月,魏军至安定,攻城。三月,城溃,昌奔秦州,魏东平公鹅青追擒之,送于魏。魏封昌秦王,尚始平公主,为魏所杀。
赫连定
赫连定,勃勃第五子。凤翔二年,封平原公,雍州牧,镇长安,率众赴安定,进封平原王、大将军、领司徒。昌为魏所擒,定遂率遗众数万,据平谅,僭称皇帝,大赦,改承光四年为胜光元年。进征南大将军白兰王吐谷浑莫贵为开府仪同三司、河南王。十月,畋于阴盘,登苛蓝山而望统万城,泣曰:“先帝以朕承大业者,岂有今日乎。使天假朕年,当与诸卿建王季之业。”既而有狐群百数鸣于定傍,令射之,无所获,定恶之。曰:“此大不善,咄咄天道,复何言哉。”三年,秋,魏军来袭。十月,克安定,进攻平原。十一月,定遂掠民五万户,西奔上邽。四年,河南王莫贵因戎狄之众,东面以争天下。魏遣益州剌史没利延、宁州剌史拾虎率骑三万来伐,遂擒定,送于魏。
勃勃初号龙升元年,岁在丁未,至是,岁在辛未,二十五年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