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卷中·鹿
(一)鹿茸∶主益气。不可以鼻嗅其茸,中有小白虫,视之不见,入人鼻必为虫颡,药不及也。〔嘉〕
(二)鹿头肉∶主消渴,多梦梦见物。〔心·嘉〕
(三)又,蹄肉∶主脚膝骨髓中疼痛。〔心·嘉〕
(四)肉∶主补中益气力。〔嘉〕
(五)又,生肉∶主中风口偏不正。以生椒同捣敷之。专看正,即速除之。〔心·嘉〕
(六)谨按∶肉∶九月后、正月前食之,则补虚羸瘦弱、利五脏,调血脉。自外皆不食,发冷病。〔嘉·证〕
(七)角∶主痈疽疮肿,除恶血。若腰脊痛、折伤,多取鹿角并截取尖,错为屑,以白蜜(五升)淹浸之,微火熬令小变色,曝干,(更)捣筛令细,以酒服之。(令人)轻身益力,强骨髓,补阳道、(绝伤)。〔嘉·证〕
(八)角∶烧飞为丹,服之至妙。但于瓷器中或瓦器中,寸截,用泥裹,大火烧之一日,如玉粉。亦可炙令黄,末,细罗,酒服之益人。若欲作胶者,细破寸截,以 水浸七日,令软方煮也。〔证〕
(九)又,妇人梦与鬼交者,鹿角末三指一撮,和清酒服,即出鬼精。〔嘉〕
(十)又,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甚效。〔嘉〕
(十一)又,小儿以煮小豆汁和鹿角灰,安重舌下,日三度。〔嘉〕
(十二)骨∶温。主安胎,下气,杀鬼精,可用浸酒。凡是鹿白臆者,不可食。〔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