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 卷上·干枣〈温〉
(一)主补津液,养脾气,强志。三年陈者核中仁∶主恶气、卒疰忤。〔心·嘉〕
(二)又,疗耳聋、鼻塞,不闻音声、香臭者∶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颗,去皮。二味和捣,绵裹塞耳鼻。日一度易,三十余日闻声及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之。〔嘉〕
(三)又方,巴豆十粒,去壳生用。松脂同捣,绵裹塞耳。〔嘉〕
(四)又云,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嘉〕
(五)生者食之过多,令人腹胀。蒸煮食之,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青州,次蒲州者好。诸处不堪入药。〔心·嘉〕
(六)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嘉〕
(七)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香身,并衣亦香。〔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子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