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鉴赏
《呻吟语》是人生哲学的格言、随笔。因是跨度三十年的心得笔记,并非一气呵成,外篇的许多内容难免与内篇重复。平心而论,其精彩部分多在内编。
《呻吟语》中谈人生、谈哲理、抨时弊,内容涉及人生修养、处世原则、兴邦治国、养生之道。行文中时常出现警言妙语、真知灼见。在修身方面,作者认为,沉静最是美质,益心存而不放者,而任口恣情,即是清狂,亦非蓄德之器。沉心静气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潜心思虑而不放任;信口胡说,即是轻狂的表现,这样的人难以修养出好的品德。读到这里读者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心与口,看来要培养良好的品德,非得管理好这两个家伙才是。从这里也可见《呻吟语》文风朴实,,几句平常话语,却道出了世间人们最易忽视与不愿承认的事实,与现代的倒权威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静心读下去,只觉胸中愈来愈广阔,眼前愈来愈明亮,平日生活中之烦恼琐事亦化作烟云惭惭散去。心,也净洁了不少。
申涵光《荆园小语》称: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今。尹会一《吕语精粹序》称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
吕坤在《呻吟语》中革命性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气说,称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更无别个、形者,气所附以凝结;气者,形所托以运动。无气则形不存,无气则气不住、气者形之精华,形者气之渣滓。故形中有气,无气则形不生;气中无形,有形则气不载。故有无形之气,无无气之形。所谓气就是物质的存在,是万世常存的;形是物质的形态。形是可以毁灭的,而且是必然毁灭的,但形的毁灭并不意味着气的毁灭,它只是气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可以说,,吕坤觉察了物质不灭的原理。 《呻吟语》中,还有力地批判了鬼神迷信思想和儒家宣扬的厚葬久丧思想。这在当时道学迷雾充塞学术界的情况下,吕坤能够这样做是很了不起的。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