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吕坤,明学者,字叔简,亦字心吾或新吾。宁陵人。万历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官至刑部左右侍郎。哲学上坚持一元论,认为天地万物只是一气散聚,更无别个。道气非两物,理气非两件,成象成形者器,所以然者道;生物成物者气,所以然者理。批判理学家将道与器、理与气分割开来和理在气先等说法。反对轮回说指出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吾,但又认为举世都是吾心。主张知行并进格物。著作有《呻吟语》、《去伪斋文集》等。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三国志
- 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