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十九 周书·立政
周公作《立政》。
周公作《立政》。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周公这样说:“跪拜叩头,报告继承天子的王。”周公因而劝诫成王说:“王要教导常伯、常任、准人、缀衣和虎贲。”
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周公说:“啊!美好的时候就知道忧虑的人,很少啊!古代的人只有夏朝的王,他们的卿大夫很强,夏王还呼吁他们长久地尊重上天的教导,使他们知道诚实地相信九德的准则。夏朝君王经常教导诸侯们:‘跪拜叩头了,诸侯们!’夏王说:‘考察你们的常任、常伯、准人,这样,才称得上君主。以貌取人,不依循德行,假若这样考察人,你们的常任、常伯和准人就没有贤人了。’
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厘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夏桀即位后,他不用往日任用官员的法则,于是只用些暴虐的人,终于无后。到了成汤登上天位,大受上天的明命,他选用事、牧、准三宅的官,都能就三宅的职位,选用三宅的属官,也能就其属官之位。他敬念上天选用官员的大法,能够很好地任用各级官员,他在商都用这些官员和协都城的臣民,他在天下四方,用这种大法显扬他的圣德。
呜呼!其在受德,暋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啊!在商王纣继位,强行把罪人和暴虐的人聚集在他的国家里;竟然用众多亲幸和失德的人,与他一起治理国家。于是上天降下灾祸惩罚他,就使我们周王代替商纣王接受上天的大命,安抚治理天下的老百姓。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亳阪尹。
到了文王、武王,他们能够知道三宅的思想,还能清楚地看到三宅部属的思想,用敬奉上天的诚心,普通老百姓设立官长为。设立的官职是:任人、准夫、牧作为三事;有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以及百司庶府;有大小邦国的君主、艺人,外臣百官;有太史、尹伯;他们都是善祥的人。诸侯国的官员有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各国没有君主;还设立了商和夏的旧都管理官员。
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
文王因能够度知三宅的思想,就能设立这些官员,而且能够是俊彦有德的。文王不兼管各种教令。各种狱讼案件和各种禁戒,用和不用只顺从主管官员和牧民的人;对于各种狱讼案件和各种禁戒,文王不敢过问这些。
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到了武王,完成了文王的事业,不敢丢弃文王的善德,谋求顺从文王宽容的美德,因此,文王和武王共同接受了这伟大的王业。
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啊!您现在已是君王了。从今以后,我们要这样设立官员。设立事、准人、牧夫,我们要能明白了解他们的才能,才能更好地任用他们。治理普通的百姓,平治我们各种狱讼和各种禁戒的事务,这些事务不可代替。虽然一话一言,我们终要谋于贤德的人,来治理我们的老百姓。
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
啊!我姬旦把前人的美言全部告诉君王了。从今以后,继承的贤子贤孙,千万不要在各种狱讼和各种禁戒上耽误时间,这些事只让主管官员去治理。
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乂,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
从古时的商代先王到我们的周文王设立官员,设立事、牧夫、准人,就是能够考察他们,能够扶持他们,这样才让他们治理,国事就没有失误。假如设立官员,任用贪利奸佞的人,不依循于德行,于是君王终世都会没有光彩。从今以后设立官员,千万不可任用贪利奸佞的小人,应当任用善良贤能的人,用来努力治理我们的国家。
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现在,先王贤明的子孙,您已经是君王了!您不要在各种狱讼案件上耽搁,只让主管官员和牧夫去治理,您要能够治理好军队,步着大禹的足迹,遍行天下,直至海外,没有人不服从。以此显扬文王圣德的光辉,继续武王伟大的功业。啊!从今以后,继位君王设立官员,必须任用善良的人。”
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周公这样说:“太史!司寇苏公规定要认真地处理狱讼案件,让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这些问题应该慎重对待,而且要使用轻重适宜的刑罚。”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越绝书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