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消息赋五
妙在识其通变,拙说犹神;巫瞽昧於调弦,难希律吕。
(凡命运,吉凶祸福,如上所云,赋特言其大概。妙在识其通变,赋辞虽拙,而理妙应如神,设若不能通变,譬之巫瞽昧於调弦,希律吕之和难矣。)
庚辛临於甲乙,君子可以求官;北人运在南方,贸易获其厚利。
(金木有相得之理,水火有既济之道,故特举而言之曰:
庚辛临於甲乙,则余八干可知也。北人运在南方,则余东西可知也。言君子见小人则不然,言北人须亥子方为是。
甲以辛为官,乙以庚为官,如庚辛之运岁,来临甲乙之人,故曰:君子可以求官,在小人反以为鬼也。亥子北方之水,巳午南方之火,以水行运至火,我克之为财,所以贸易获其厚利。或谓壬癸之位,其卦属坎,丙丁之位,其卦属离,水归火地,运至财乡。不知壬癸是禄,巳午是命,干支不相入,如壬癸得丙丁,止可谓之禄财而已,不可以贸易言也。谈命者须当分禄命身。)
闻朝欢而夕泣,为盛火之炎阳;观祸福之赊迟,则多因於水土。
(此论五行之性,明祸福之迟速也。
火之性暴而多伤,故钻木而烟飞,击石而光发,朝欢旋泣,今是昨非,由火传薪,莫知其极也。
水土为物,其性柔和,致於祸福之端,得其迟缓之意,盖智与信也。火木性快,易发易休;水土性迟,难成难败。
金木未能成器,听哀乐以难名,似木盛而花繁,状密云而不雨。
(言金者则尚木,金得用而木乃成,是以刚济柔也。言木者则尚金,木成器而金得着,仁者必有勇也。若有金无木,勇而无礼则乱;有木无金,庚辛亏而义寡。金者,西方之器也,主哀;木者,东方之物也,主乐。乐而不淫者、木遇金也;哀而不伤者,金得木也。凡此者皆大人之命也。若明水火之归中,用乎金木之间隔,由是哀乐不能动其心,乃外方难名之人。若偏阴偏阳,似木盛花繁,偏阳之谓伏;密云不雨,偏阴之谓见。人命要阴阳两停,则为应格之命,故下文云云。
又曰:金不能成器,藉火以陶熔;木未能成功,假金以削刻。故乐必以哀为主,益必以损为先。木盛花繁,秀而不实;密云不雨,晦而难明。两在未测之间,拟议生矣。是故旺而不可无制,衰而不可无生,得处比和,复归纯粹。)
乘轩衣冕,金火何多,位劣班卑,阴阳不定。
(前论水火以相济而成庆,次论金木而为官乡,是知水贵升,火贵降,木要济柔为刚,金要损刚益柔,则互用为庆。其间独有金刚火强,不可不知也。金至坚之物,非盛火则不能革化;火至暴之物,非金无以显诸用。金火两停,方为铸印之象,故赋云,乘轩衣冕,此君子之器也,须金火两停者当之。若火多金少,金多火轻,皆为凶暴之命。金旺於西方,火旺於南方,各恃其势,则为自刑之刑,如此之命,虽日时有用,终归於位劣班卑而已,是阴阳不能定分故也。
金,阴也。火,阳也。既阴阳两偏,则贵贱高卑,无所定着。况有金而无火,有火而无金,其为凶徒,又可知也。或曰,人命四柱,五行金火多者不足贵。以金刚不能顺物,火暴而难益其生,为气不常,故君子之道鲜美。庚人得丙,辛人得丁,纯阴纯阳,为克为鬼,是为阴阳不定,虽有出身,亦位劣班卑,不能大显。亦通。)
所以龙吟虎啸,风雨助其休祥;火势将兴,故先烟而後焰。
(此为上文五行相克,或未成器,合贵不贵,此又言相克相生之性,因以龙虎烟焰为喻。若五行各得其所,则如龙行雨降,虎啸风生。又如火旺,先有其烟,後有其焰。或以龙吟虎啸二句,喻人年吉而岁运又吉。若初凶後吉者必不然。譬若火之始然,先烟而後焰也。盖烟生於火而能郁火。烟以有气未通为义,岂非火外景而内晦,烟达而後生,不犹人之始凶终吉者哉。徐解:龙吟虎啸,当以戊辰、甲寅,其义甚详,不然,但遇寅与辰相得亦是,先烟後焰,明阴阳气顺,有次序,与其为气也不殊。终非赋义。)
每见凶中有吉、吉乃先凶;吉中有凶。凶为吉兆。
《此本上文,言吉凶相为倚伏。如前论,从魁抵苍龙之宿,财自天来,吉也。是酉中辛克辰中乙木为财,辰乃水乡,复能夺辛金之官,论财却不缺,而失官为凶。大冲临昂胄之乡,人元有害,凶也。却木用金为官,酉则不背官禄,凶中反吉。赋意始於说运,次议五行,之後再详言之。
又如火人,行水运,则是七煞,凶也。或用水为官、吉也。水行巳午运南方,获利为财,吉也。却下有戊己七煞,凶也。如此极多,要学人深造变通,以根本取最重者言之。
昙莹曰:吉凶之相,仍祸福之相因,阴阳之常理也。世固有吉人凶於吉,凶人吉於凶者,君子所不道也,亦道其常而已。凶若胜吉,吉蕴凶中;吉若胜凶,凶藏吉内。驳杂生於纯粹,比和出於战争,故四吉中有凶,凶为吉兆。)
祸旬向末,言福可以迎推;才入衰乡,论灾宜其逆课。
男迎女送,否泰交居;阴阳二气,逆顺折除。
此言灾祸吉凶,由於行运。祸旬向末:如见凶运十年,终满前交吉运,若当生年月气深,或行年太岁扶助,向禄临财,更不须待交运,只在此向末,便可迎详而推之。才入衰乡:人命久历福地,方交背禄财绝之运,然未可便以凶言,是论灾於逆课也。男迎女送,阳男阴女,运顺行也。一运十年,更分前後各五年,凡入吉运,得节气深,男迎者,前五年发福女送者,後五年发福。或曰:男详大运,初入之年,迎何灾福,故云迎。女详大运,将出之年,送何灾福,故云送。男迎女送,否泰交居,作一义看。迎吉送凶,迎凶送吉,是否泰交居也。阴男阳女,阳男阴女,依逆顺行运折除,即前折除三岁为年也,看新旧运上有何吉凶,以运数言。
昙莹曰:此论行运,各指长生,次於衰地,如金生於巳而衰於戌,戌上男顺行於死囚休废,女逆行於帝旺、临官;
巳上男顺旺於申酉之乡,女逆困於寅卯之地,故云祸旬云云。阴阳二气,盖言小运,乃年之气也。大运是月之气也。日干为运,月支为气。小运则从生日後交;大运则论其气而过,二气运行,由我命者也。故曰阴阳二气云云。)
占其金木之内,显於方所分野;标其南北之间,恐不利於往来。一旬之内,於年中而问干。一岁之中,求月中而问日。
向三避五,指方面以穷通;审吉量凶,述岁中之否泰。
(此言运行东西南北、金木水火之乡,有利、不利,兼岁中否泰言也。王氏曰:木火金水乃四方专一之气,各擅方所分野。如春之辛卯、夏之戊午,秋之癸酉,冬之丙子,四方各抱自旺之气,而不可相犯。
故五行旺气,取仲一辰,谓之白虎煞。如东方之木,往西方逢金:南方之火,来北地遇水,所谓煞忌四仲,物禁失道,曰君曰父,不可两亡;以其相克,往必不利。若五行衰绝无气,逢相冲往来,则反互相为福。如乙亥火得癸巳水,火至巳而旺,水至亥而旺,互换逢旺,往来何伤?壬寅之金,为臣不强;庚申之木,事君不暴,独占一隅,奚有造化?盖禄旺贵其自享,患难欲得相救故也。一旬之内,於年中而问干,以年之干,则有以知甲之所寓,於是同旬之生也。一岁之中,求月中而问日,谓一岁之中则有异者,阴阳男女之命也。
求於月而问日者,欲知节气日数,以定几岁为行大运之法也。运之行也,宜向三元生气,避五鬼绝路。指陈方面,穷通阴阳,观禄马之向背,大运之盛衰,由此以审吉凶。不出指顾间,能述岁中之否泰。或以生气、福德、天医为向三;绝体、游魂、五鬼、绝命、本宫为避五。
徐曰:占,读作去声,看当生岁月所占。如木用金为官,在阳命男运,出未入申;阴命男运,出亥入戌,是向禄临财,於金木分野之际。如金用木为财,阳命男运,出丑入寅;阴命男运,出巳入辰,是向禄临财,在木火方所之中。更加太岁、月令、气候扶同言之。标对本言,又有标准之义。则是命基本也。
南者向明而往也。北者向北而来也。此言运气出入动静,或吉、或凶,不可驳杂。或遇交运之年,不可轻举。一旬之内,於年中问干,是月中求日也。一岁之中,求月中问日,是年中求月也。向三、避五,是岁中求吉利方所也。凡坐作进退,向吉避凶,莫大於此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