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论印绶
印绶者,乃五行生我之名。如甲乙在亥子月,丙丁在寅卯月之类,乃我气之源,为生气,为父母,能护我官星,使无伤克,譬人生得物相助相养,受现成之福,岂不为妙?此格主聪明,多智慧,性慈惠,语善良,迟讷体,貌丰厚,能饮食,平生少病,不逢凶横,但吝财耳,为官多为正官,受宣敕不拘文武,皆掌印信,喜官星,以官能生印。经云:印赖官生。又云:有官无印,即非真官,有印有官,方成厚福是也。忌财星,以财能破印。经云:印绶生月岁时,忌见财星,运入财乡,却宜退身避位是也。岁运同论,印绶不逢损伤,多受父母倚荫,资财见成,安享富贵,诸命相比,当以印绶多者为上,月最要,日时次之,年干虽重,须归禄月日时,方可取用,若年露印,月日时无,亦不济事。四柱元有官星为妙,若印绶少,官鬼多,或入他格,又不可专言印绶,若印绶复遇拱禄、专禄、归禄、鼠贵、夹贵、时贵等格,尤为奇特,但主少子或无子,印绶多者清孤。凡印绶,喜七煞,但煞不可太多,多则伤身。原无七煞,行运遇之则发;原有七煞,行财运,或印绶死绝,或临墓地,皆凶。经云:煞能生印,畏行财乡,破印助鬼,决主不详。凡格喜身旺,惟印绶喜生弱,若元局带财伤印,运行比劫身旺,亦能发福,无则不宜,如无官煞财神,又行身旺,主平常。
《渊源论》:印绶,如甲日遇子月为正印,亥月为偏印,最喜逢天月德,子天德在巽,月德在壬,亥天德在乙,月德在甲,时要见酉辛正官为妙,或申庚七煞,却要见比劫助身,合煞为贵,畏戊己财星损印,忌丙丁食伤生财破印;乙逢亥子月,喜忌与甲同。
丙日逢卯月正印,天德在坤,月德在甲,寅月偏印,天德在丁,月德在丙,喜见子癸正官,或壬亥七煞,却要比劫助身合煞,畏申庚酉辛财星损印,忌戊己食伤生财破印;丁逢寅卯月,喜忌与丙同。
戊日逢午月正印,天德在亥,月德在丙,巳月偏印,天德在辛,月德在庚,喜逢卯乙正官,寅甲七煞,见煞却宜比劫助身合煞,忌见壬癸之财坏印,申庚辛食伤生财破印;己生巳午月,喜忌与戊同。
庚日生午月正印,天德在乾,月德在丙,巳月偏印,天德在辛,月德在庚,喜见午丁官星,巳丙七煞,见煞却宜比劫助身合煞,忌甲乙寅卯旺财坏印,壬癸伤食,午财破印;辛生巳午月,喜忌与庚同。
壬日生酉月正印,天德在寅,月德在庚,申月偏印,天德在癸,月德在壬,喜时逢巳午正官或己戊七煞,却宜见比劫助身合煞,忌丙丁旺财坏印,甲乙食伤,午财破印;癸生申酉月,喜忌与壬同。
经云:官刑不犯,印绶与天德同宫。又曰:素食慈心,印绶喜逢于天德。如孟重都宪:乙亥、丁亥、乙丑、丙戌,是印绶与天德同宫。一命甲寅、丙寅、丙寅、丁酉,是天德在丁,月德在丙,印绶在寅。一命庚申、庚辰、庚子、壬午,是天德月德俱在壬,印绶在辰是也。此格大要生旺,最忌死绝。如果乙见亥子为印,见金成其仁义生养,印元见土则混杂其格,运行西北,官印为福,若时引归卯辰巳地,或运行此地,财印归死绝,流年再遇财克印,决入黄泉无疑。印绶合格,行大运最忌印绶变合,遇地支三合,或变为伤局,或变成财局,或变成煞局,最为不吉。
赋云:金赖土生,土厚而金遭埋没。木从水养,水盛而木必漂流。火炎土燥,则不能生物(如己日得午之类)。刚金不能生水(如庚日得戌之类)。旺土见旺火,逢此必主眼疾痈疽热病。粪土不能生金,燥金不能生水,绝水不能生木,遇此宜详看,不可一概印绶论。若水得金生而逢秋,乃水清金白,秀丽堪夸,一水三金,号曰体全之象。火得木生而值春,为木秀火明,发焰红绿,见金则伤其木,灭火之焰。是金木二印,多者俱作吉论。若火印多者火燥土烈,水印多者水泛木浮,土印多者土重金埋,皆不为吉。
又云:甲日子月,忌己巳时,怕午冲;乙日亥月,忌戊辰时,怕巳冲。丙日卯月,忌辛卯时,怕酉冲,寅月忌庚寅时,怕申冲;丁日寅月,忌庚子时,怕申冲,卯月忌辛丑时,怕酉冲。戊日午月,忌癸卯时,怕子冲;己日巳月,怕壬子、壬戌时,忌亥冲。庚日午月,忌己卯、乙酉时,怕子冲,巳月忌戊寅时,怕亥冲;辛日巳月,忌庚寅、甲午时,怕亥冲,午月忌辛卯、乙未时,怕子冲。壬日酉月,忌丁未时,怕卯冲,申月忌丙午时,怕寅冲,酉月忌丁巳时怕卯冲。以上日干,皆喜见比肩疏通,忌见食伤销印生财,犯此,物运又临身印衰乡财旺之地,必然贪财坏印,剥官退职。
经云:印绶、财星重见,百事难通。又云:月印纯粹,无财星,主文章中黄甲。又曰:身旺印多,财运无妨,身弱有印,煞运何伤!又曰:印绶有根,喜遇财星,印绶无根,忌见财曜,官星者,印绶之根也,印绶有官有财,则财生官,官生印,印生身,身克财则荣贵,故不忌。又云:印绶有根,逢财则发,逢官则显,逢合则晦,逢冲则灾。《通明赋》云:财印交错,论其气禀之轻重,倘若财轻而印气重,舍财取印,其贵可知;倘若印气轻而财气重,舍印取财,虽有背禄,支干重旺,反作资财。《宝鉴》云:印绶财伤,母年早丧。《奥旨》云:印绶被伤,失宗业,抛离故里。《络绎赋》云:印临子位,受子之荣。《千里马》云:逢印看官,而遇官十有七贵。《造微论》云:印绶逢华,尊居翰苑。《万祺赋》云:正印见财则凶,逢官则吉,有官无印,纵富贵而伤残,有印无官,纵荣华而有失,四柱愁逢死绝,三元喜见长生。古诗云:命逢印绶福非轻,年少从容享见成,旺相印多偏福厚,受恩承荫立功名。又:月逢印绶喜官星,运入官乡福必清,死绝运临身不利,再行财运百无成。又:印绶无亏享福全,为官承荫有田园,官膺宣敕盈财谷,日用盘餐费万钱。又:重重印绶格清奇,更要支中仔细推,支上咸池干带合,风流浪荡破家儿。又:印绶重重享见成,食神只恐暗相刑,早年若不归泉路,孤苦离乡宿疾萦。又:印绶不宜身太旺,总然无事也平常,除非原命多官煞,却有声名作栋梁。又:印绶生人旺气纯,官煞多遇转精神,印行死绝并财地,无救终为泉下人。合诸说,观印绶喜忌见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