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论天乙贵人
天乙者,乃天上之神,在紫微垣、阊阖门外,与太乙并列,事天皇大帝,下游三辰,家在己丑斗牛之次,出乎己未井鬼之舍,执玉衡较量天人之事,名曰天乙也。其神最尊贵,所至之处,一切凶煞隐然而避。
《壶中子》云:贵人分治昼夜,各自专权,以昼生遇昼贵,夜生遇夜贵,为得力。或以子后为昼,午后为夜;或以日出为昼,日入为夜,皆是臆说。不若只以寅申分阴阳,冬至后用阳贵,夏至后阴贵。人命一阳生后遇阳贵为得力,一阴生后遇阴贵为得力。《三车一览》则以甲阳木乘少阳之气生乎东方,至巳而用事毕矣,故退藏于未而为贵。庚阳金乘少阴之气而生乎西,至亥而用事毕矣,故退藏于丑而为贵。戊阳土冲和中央播于四时,甲因之,万物生;庚因之,万物成,则生成之理毕矣。乙乃阴木,己乃阴土,二位无气失类而无所居,必待申子生旺水土滋养充实补助不足,此二者喜见申子而为贵。丙丁之火当盛夏至酷而害万物,性熄于酉,藏于亥,以西北成齐之气而和,此二者以酉亥阴气和而为贵。壬癸之水至穷冬则其性严而杀万物,惟啬于卯,潜于巳,以东南温燠之气而和,此二者以巳卯阳气和而为贵。辛乃阴金,执方不能自化,须假寅午生旺之火锉刚革而成形为贵。《广录》云:甲阳木、戊阳土、庚阳金,皆喜土位。未者,土之正位;丑者,土安静之地,所以牛羊为贵。细分之,甲尤喜未,庚尤喜丑,各归其库也,戊子、戊寅、戊午喜丑,丑者、火人胎养之乡,戊辰、戊申、戊戌喜未,未者,木人之库,土人生旺之位也。乙者,阴木;巳者,阴土,阴土喜生旺,阴木爱阳水,所以鼠猴为贵。然乙尤喜子,子者,水之旺乡;己尤喜申,申者,坤之正位。丙丁属火,火墓在戌;壬癸属水,水墓在辰。辰戌,魁罡之地,贵人不临,故寻寄火贵于酉亥,寄水贵于卯巳,皆归根复命之乡。六幸阴金,喜阳火生旺之地,故以马虎为贵。更宜以纳音互换。推寻须比和,则其贵为福,若丙火得酉,火至此死,焉足贵哉!
阎东叟云:论天乙贵,须就五行喜忌,如甲人有戊有庚,得癸未、乙丑,遇二吉而带印为上,遁见丁丑、辛未者次之,乃三阴喜在印库。乙人得戊申、庚子生旺之土,己人得甲申、丙子生旺之水,此阴木阴土喜于财旺。丙丁得丁酉、乙亥,壬癸得乙卯、癸巳。此水火不嫌死绝。六辛得丙寅、丙午,此阴金不嫌鬼胜,得二为上,得一次之。《紫虚局》以此为贵人入庙,遇者主金紫贵。
《八字金书》论贵神,又分优劣,即前六十甲子吉凶,其归要与禄、马同窠,不犯交退,伏神,支干相合为贵,紧要在月日时支干相合。
林开论天乙相合,如甲子见己未,无死绝、冲破、空亡,更有福神助,至贵。如犯上忌减力,又多难无福。戊子见己丑,不犯上忌,更有福助,此为次格。有死绝减力,有冲破、空亡,风尘吏也。辛未见庚寅,不犯上忌,有福助,为第三等;死绝减力,冲破、空亡,平生多难,卑冗官耳。
阎东叟论贵合贵食,如甲得己丑、己未,戊得癸丑、癸未,庚得乙丑、乙未,乙得庚子、庚申,己得甲子、甲申,丙得辛酉、辛亥,丁得壬寅,壬辰,如此类谓之贵合。甲食丙,乙食丁,丙丁贵在酉亥,甲得丙寅、丙辰,乙得丁酉、丁亥;庚食壬,辛食癸,壬癸贵在卯巳,庚得壬申、壬戌,辛得癸卯、癸巳,如此类谓之贵食。有贵合则官多荣显,有贵食则禄多称意,三者兼之,官高禄重。
《三命提要》以天乙在贵神六合上,如甲戊庚在子午,则子合丑,午合未。乙己在丑巳,丙丁在寅辰,壬癸在申戌,辛在未亥,皆主大福,遇两合以上尤贵。
《宝鉴》有天乙扶身,取贵人夹拥太岁,如壬寅人得甲寅日时,壬贵在卯,甲癸在丑夹拥乎寅,丙申人得戊申准此。入贵格,别无刑冲,主一生少病,早年享福;常格得之,终身无刑狱之灾。
有干夹贵神,如甲戊庚人得丑未,日时上却带甲戊庚一字,主显异。
《指南》有夹贵逢六合,如壬癸人见辰而得癸酉合,丙丁人见戌而得丁卯合,取前后各有天乙贵,更禄马临身,主大富贵。
有福星贵人,如一命,壬子、癸卯、庚戌、庚辰,壬骑龙背;又贵在卯巳,得辰是福星扶贵人也。
《烛神经》曰:“天乙贵遇生旺,则形貌轩昂性灵颖悟,理义分明,不喜杂术,纯粹大器,身蕴道德,众人钦爱。死绝则执拗自是,喜游近贵。与劫煞并,则貌厚有威,多谋足计。与官符并,则文翰飘逸,高谈雄辩。与建禄并,则文翰纯实,济惠广游,君子人也。若落天中或与天中合,或与天中连珠,当有伶伦之态,好呕吟,伎艺人也。
又曰:天乙贵,三命中最吉之神。若人遇之则荣,功名早达,官禄亦易近。如三命皆乘旺气,终登将相公侯之位。大小运行年至此,亦主迁官进财,一切加临,至此皆为吉兆。凡贵人所临之处,大概喜生旺,无冲破,道理顺,不落空亡,天干纳音偕和,更得禄马而昼夜不背。或年时互换贵,如甲午人见辛丑时,丙申见己亥之类。或四干并在一支上见贵,如丑未生而得甲戊庚之类。或四位天干通聚贵,地支为五行聚贵。更遇天月二德为佳。《理愚歌》云:“贵人或落空亡里,禄马背违如不值。”《宝鉴》云:“贵人无气,虽有如无。”《洞玄经》云:“贵人嗔则凶来。”可见命中有贵,不可就为吉论,要当细详。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