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论元辰
元辰者,别而不合之名。阳前阴后,则有所屈,屈则于事无所申;阴前阳后,则直而不遂,于事暴而不治,难与同事,故谓之元辰。是以阳男阴女,在冲前一位支辰;阴男阳女,在冲后一位支辰。假如甲子生男,与甲午对冲,即乙未为正;乙丑生男,与乙未对冲,即甲午为正。余干午未半之。所以为凶者,当气冲之地,左鼓则风煞在右,右鼓则风煞在左,故阴阳男女,取冲前冲后不同。若岁运临之,如物当风,动摇颠倒,不得宁息。不有内疾,必有外难。虽富贵崇高,势位炎盛,大运逢之,十年可畏。立朝定当窜逐,居家必罹凶咎,纵有吉神扶持,不免祸福倚伏,尤忌先吉后凶,临旺之后、欲出未出之际,凶祸尤的。生命逢之,主形骸陋朴,面有颧骨,鼻低口大,眼生威角,脑凸臀高,手脚强硬,声音沉浊。生旺则落魄大度,不别是非,不分良善,颠倒鹘突;死绝则寒酸薄劣,形貌猥下,语言浑浊,不识羞辱,破败坎坷,贪饮好情,甘习下流。与官符并,多招无辜之挠;带劫煞,则不循细行,动招危辱,空贱无耻;妇人得之,声雄性浊,奸淫私通奴贱,鬼魅为凭,不遵礼法,一生多灾,虽生子,拗而不孝。常术《鼠忌羊头歌》未分男女,不足凭也。《珞录子》以宣父畏其元辰,林开以元辰恶煞为灾甚重,有互换遇者,尤为不吉,忽然遇合,又以吉论。《洞玄经》云:“元辰遇合,而大亨是也。”《广信集》取巫□伎参政己卯、甲申、己巳、甲戌,滕庚枢密乙丑、壬午、乙丑、壬午,二命岂不犯元辰。李吉甫曰:“大凡贵命,须逢煞即得君主横升拔,林开一偏之见也。”徐子平云:“元辰者,命中元有所害之辰,如甲见申庚,乙见酉辛之类,人生岁月日时原有七煞,已为所害之辰,岁运复遇,谓之犯元辰,为害尤重,元无则轻。然元辰一煞,与亡劫、羊刃、空亡同类观。”《珞录子·消息赋·自见雪心赋》云:“元辰水去,亦指神煞之名。”是古人之说是也。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