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论地支
地支之用,不比天干,动静不同,圆方迥异。然五行所属则一,而所处之地不一。且如在年则有在年之论,在月则有在月之论,在日时则有日时之论,其阴阳、轻重、刚柔岂混于一体?今当以月提为主,所藏所用,要见何神,所耗所嫌,要系何物。凡四柱之神,较量深浅而用。
子十二支之魁,溪涧江洋之水,乃戊土旺地,然必过大雪之期,一阳来复之后,方能成旺。辛金所生,亦必于阳回水暖而后能生也。与午相冲,与卯相刑,与申辰三合。若申、子、辰全,会起水局,即成江海,发波涛之声也。
丑虽隆冬,有冰霜之可怯,但天时已转二阳,是以丑中己土之暖能生万物,辛金养地,岂只深藏?见戌则刑,见未则冲,库地最宜,刑冲不为无用。见巳、酉三合,会起金局。若人命生于丑月,而日时多见水木,必侧行巽离之地,而土方不衰耳。
寅建于春,气聚之阳,有丙火生焉。寅刑巳,巳合申并旺而为贵客;旺于卯,库于未,同类则为一家。至午则火光辉,而有超凡入圣之美。见申则寅受冲,而有破禄伤提之忧。若四柱火多,则又不可入南方火地。经云:木不南奔。
卯木仲春,气禀繁华,唱用金水,不可太过。若干头庚辛叠见,地支不可见申酉,恐有破伐之害;地支亥子重逢,干头不可见癸壬,主有漂流之伤。见酉则冲,木必落叶,见亥未则合,木必成林。若时日归于金重,大运更向西行,患不禁也。
辰建季春,为水泥之湿,而万物之根皆赖此培养。甲至此虽衰,而有乙之余气;壬至此虽墓,而有癸之还魂;见戌为钥,能开库中之物,若三戍重冲破门,非吉。日时多见水木,其运更向西北,则辰土不能存矣。
巳当初夏,其火增光,是六阳之极也。庚金寄生,困顿戊母。戊土归禄,乃随火娘。见申则刑,刑中有合,翻为无害;见亥则冲,冲而必破便为有伤。若运再行东南生发之地,便成烧天烈焰之势矣。
午月炎火正,升入中气则一阴生也。庚至此为无用,己至此为归垣;见申子则必战克,见寅戌则越光明。运行东南,正是身强之地,若入西北,则休囚丧形矣。
未当季夏,则阴深而火渐衰。未中有乙木,有丁火,是藏官,藏印,不藏财也。无亥卯以会之,则形难变,只作火土论;无丑戌以刑冲之,则库不开,难得金印。力柱中无火,怕行金水之运,日时多寒,偏爱丙丁之乡。盖用神之喜忌最当分晓,不可毫发误也。
申宫水土长生之地,入巳、午则逢火炼,遂成剑戟,见子、辰则逢水淬,益得光锋;使木多无火,金终能胜,若土重堆埋,金却有凶。盖申乃顽钝之金,与温柔珠玉不同故也。
酉建八月金色,白水流清。若遇日时火多,运更愁东去;若遇日时水旺,运亦怕南行。柱见水泥,应为有用,运行西北,岂是无情?然逢己丑三合,亦能坚锐,岂可以阴金为温柔珠玉而泥论哉?
戌乃洪炉之库,钝铁顽金,赖以炼成。见辰龙则冲出壬水,而雨露生焉;见寅虎则会起丙火,而文章出焉。然火命逢之则为入墓,宁能免于不伤哉?
亥地六阴,雨雪载途,土至此而不暖,金至此而生寒。其象若五湖之归聚,其用在三合之有心。是故欲识乾坤和暖之处,即从艮、震、巽、离之地而寻之也。
大抵五行用法,总无真实,生死衰旺,亦假名耳。直向源头,明其出处,如五阳为刚,五阴为柔。若失令身衰,不遇资扶而频泄气,则刚者失其为刚;若得令身强,用事有助,则柔者不失之柔。中间又分木火为阳,金水为阴,皆喜生扶资助,要以中和为贵。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