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论十干化气
复阳子曰:“十干合而化者,阴阳之配,夫妇之道也。”遇六合,合遁三则化。以五子余数至已上得合;既合,遁虎统龙,龙主阳,得司天而成变化者也。子者,坎之位,天一生水媾精之象,胎娠阳中。故男子从子左行三十至巳,阳也,故三十而娶,女子从子右行二十至巳,阴也,故二十而嫁。此人事合五行之造化,讵可过于此期哉?
东壬子,至丁巳六数。故丁与壬合,丁壬化木。甲德统龙。
南戊子,至癸巳六数。故戊与癸合,戊癸化火。丙德统龙。
西庚子,至乙巳六数。故乙与庚合,乙庚化金。庚德统龙。
中甲子,至己巳六数。故甲与己合。甲己化土。戊德统龙。
北丙子,至辛巳六数。故丙与辛合,丙辛化水。壬德统龙。
甲己之岁,戊德统龙以土,司化钧天土气;乙庚之岁,庚德统龙以金,司化颢天金气;丙辛之岁,壬德统龙以水,司化玄天水气;丁壬之岁,甲德统龙以木,司化苍天木气;戊癸之岁,丙德统龙以火,司化炎天火气。统龙天德,上下临御以成变化,品汇咸亨。故丙遇辛,得申子辰而奋发;乙遇庚,得巳酉丑而掀轰;丁遇壬,得亥卯未而清贵;戊遇癸,得寅午戌而荣显;甲遇己,得辰戌丑未而旺相。是以五运以五宫为正庙,我入母宫为福德,我入子宫为漏泄,我入鬼宫为刑伤,我入妻宫为财帛;子反能克制于凶煞,仍究煞气制之。所以五运造化无穷,唯生克制化。
三车以甲己年遁起,丙寅至戊辰三数,数至三则变化,辰为龙,亦能变化,故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随其所属天干而得其气。又曰:甲己丙作首,丙属火,火生土,故化土。余例推。其说不外前理。
大凡化气,只取日干而言配合之神。或年月与时皆可用,但要日辰得旺气于时;若不得月中旺气,只时上旺气,亦可;尚得月中旺气而时上不乘旺气则不可;若月与日时俱得旺气,方为全吉。
甲己化土,非辰戌丑未月不化,其次午月亦化,有戊字间之则不化,名曰妒合。凡辰戌丑未生人,柱有巳亥为受气临官,至晚年不吉,有官夺官,有财夺财。夫受气临官,长生第四位也,以干为主,双犯则应,余月不应,又曰:甲己化土,切要木为官,得亥卯、亥未为官,戊癸气为福,忌见丁壬日时。
乙庚化金,非巳酉丑月不化,其次七月亦化,有甲字间之则不化,名曰妒合。凡巳酉丑生人,柱有庚申为受气临官,晚年不佳。又曰:乙庚化金,切要火为官,故喜丙丁己午甲己为福,忌见戊癸日时。
丙辛化水。非申子辰月不化,其次十月亦化,柱有丁字不化,名曰妒合。凡申子辰生人见癸亥,名曰受气临官,亦主晚年不佳。又曰:丙辛化水,切要土为官,得辰戌丑未为官,乙庚为福,忌见甲己日时。
丁壬化木,非亥卯未月不化,其次正月亦化,柱有丙字不化,名曰妒合。亥卯未生人见甲寅,名曰受气临官,晚年不佳。又曰:丁壬化木,切要庚辛申酉为官,丙辛为福,忌见乙庚日时。
戊癸化火,非丙午戌月不化,其次四月亦化,柱有己字不化,名曰妒合。凡寅午戌生人见丁巳为受气临官,晚年不佳。又曰:戊癸化火,切要壬癸亥子为官,丁壬为福,忌见丙辛日时。
甲己化土,喜戊辰时生,四季月其土成象,柱中生旺,有气为上。不可见火,见火则虚,见木气则克坏。是甲己日怕丙丁时,余月喜丙。
乙庚化金,喜庚辰时生,申酉月其金成象。喜戊土相生,甲己为福。不喜死败,故此月有乙庚日怕子寅时。
丙辛化水,喜壬辰时生,亥子月其水成象。爱庚字相生之气,乙庚为福。故此月有丙辛日怕卯巳时。
丁壬化木,喜甲辰时生,寅卯月其木成象。喜丙辛为福。故此月有丁壬日怕午申时。
戊癸化火,喜丙辰时生,巳午月其火成象。爱甲字相生,丁壬为福。怕卯酉日时,若犯戊巳,是火见土,即暗伏不明。
丙寅辛卯、丙辰辛卯、庚申乙酉、庚戌乙酉、己亥甲子,己丑甲子,癸巳戊午、癸未戊午、戊子癸丑、戊寅癸丑、己酉甲戌、己亥天戌、乙巳庚辰、乙卯庚辰、壬午丁未、壬申丁未,以上地支相连,是同气也,故为正化。
有转角进化。干合中见支辰,四角相顺连,如甲辰见己巳之类。日时遇之,成立功名不难。
有转角退化。干合中见支午,四角相返连,如甲午见己巳之类。日时遇之,功名差晚,到好处多退减,岁运逢之亦歇灭。
有座下自化,乃壬午、丁亥、戊子、甲午、辛巳、癸巳,丁禄在午,壬与丁合,壬禄在亥,丁与壬合之例。壬午、丁亥为福最深,戊子聪明,辛巳权谋,甲午亦作小亨,癸巳贵中有酒色之疾。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