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信息
《儒林外史》的初刻本,据吴敬梓的侄孙女婿金和在《儒林外史跋》里说,是吴敬梓的表侄金兆燕作扬州府教授时梓以行世的,其时当在1768至1789年间,可惜此种全刻本尚未发现。
今见最早刻本是嘉庆八年卧闲草堂的中箱本共十六册,五十六回,卷首有乾隆元年暑闲斋老人的序。有疑闲斋老人即吴敬梓,未有确证。作序的时间,也有疑为假托。或谓此本即最早刻本或最早刻本的翻印本。多数章回有回末总评其次是嘉庆二十一年的清江浦注礼阁本和艺古堂本,此二本的版框、行格、文字都全同于卧本,实是卧本的复印本。
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嘉庆威丰间的苏州潘氏抄本,抄主潘世思卒于咸丰四年,出现的时间自当在此前。书内有潘祖荫手书的批二条。此抄本出于卧本,绝大部分章回都按卧本照抄,订正了卧本的一些明显讹误,极少更动。但第三十七回以及第五十二至第五十六回,在文字上作了较多的减省和改动。
同治八年有苏州群玉斋活字本,也出于卧本,字大清晰,是当时很流行的版本,天目山评本和从好斋辑校本都以此为腐本。此本复印过多次,初版附有金和写的跋,其后各版,有的的删落金和跋。同治十三年有上海申报馆第一次排印本,系以苏州群玉斋本为直接底本。
光绪七年有上海申报馆第二次排印本,它直承第一次排印本而又做了一番校订。此本最大的特点是印有天目山的评点,有句中双行夹批和部分回末总评。如果说以上各种版本基本上都按照卧闲直堂本,那么,同治十三年的齐省堂增订本则对卧本作了大量的减省改订。
光绪十四年出现增补齐省堂本,以齐省堂本为底本又增补上四回。卷首有这一年东武惜红生写的序,序末有居世绅的印章,盏即屠世所增补。所增凼回文字,从原本第四十三回中间插入,直到第四十七回上半回,写沈琼枝成为盐商宋为富妾,到寺院乞仙借种等事,正如鲁迅所说:既不伦,语复猥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