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孔氏野史
世传孔毅甫《野史》一卷,凡四十事,予得其书于清江刘靖之所,载赵清献为青城宰,挈散乐妓以归,为邑尉追还,大恸且怒。又因与妻忿争,由此惑志。文潞公守太原,辟司马温公为通判,夫人生日,温公献小词,为都漕唐子方峻责。欧阳永叔、谢希深、田元均、尹师鲁在河南,携官妓游龙门,半月不返,留守钱思公作简招之,亦不答。范文正与京东人石曼卿、刘潜之类相结以取名,服中上万言书,甚非言不文之义。苏子瞻被命作《储祥宫记》,大貂陈衍干当宫事,得旨置酒与苏高会,苏阴使人发,御史董敦逸即有章疏,遂坠计中。又云子瞻四六表章不成文字。其他如潞公、范忠宣、吕汲公、吴冲卿、傅献简诸公,皆不免讥议。予谓决非毅甫所作,盖魏泰《碧云騢》之流耳。温公自用宠颍公辟,不与潞公、子方同时,共廖妄不待攻也。靖之乃原闻曾孙,佳土也,而跋是书云:“孔氏兄弟曾大父行也,思其人欲其言久矣,故录而藏之。”汪圣锡亦书其后,但记上官彦衡一事,岂弗深考云。
社会上流传孔毅甫《 野史》 一卷,共记四十件事,我从清江县的刘靖之那儿得到了这部书,其中记载赵清献(赵井,道清献)任青城县令的时候,曾带一名民间的女艺人回家,被县尉追上,夺还给人家,因而大哭大闹,又因而迁怒和妻子闹矛盾,因此迷失了自己志向抱负。文潞公(文彦博,封潞国公)作太原太守时,任用司马温公(司马光,赠温国公)为通判,文夫人生日时,温公曾进献小词祝寿,受到都潜唐子方的严厉斥贵。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谢希深(谢绛、字希深)、田元均(田况,字元均),尹师鲁(尹沫、字师鲁)诸人在河南府治所洛阳时,曾经同官妓游览龙门,半个月了还不回来。河南留守官员钱思公写信要他们回来,也不理睬。范仲淹(范仲淹,字文正)和京东(京东路)人石曼卿(石延年,字曼卿)、刘潜之流互相结交以博取浮名,服丧期间上万言书,很不符合服丧期间出言不要文采的规范。苏辙(子密)受命创作《 储祥宫记》 ,大太监陈衍管理宫廷事务,得到皇上的旨意置办洒席同苏饮,苏暗地叫人告发此事,以为不符合礼制,于是御史董敦逸就上了弹劾的奏章,刚好落入陈衍设计好的圈套。还说苏辙用骄文写的表章不成体统,别的如潞公、范忠宣(范纯仁,字忠宣)、吕汲公(吕大防,封汲郡公)、吴冲卿(吴充,字冲卿),傅献简(傅尧俞,谥献简)诸人,也都不免受其讥弹批评。我认为这决不是毅甫所写的,大抵属于魏泰的《 碧云暇》 之类的东西.温公自己是因为庞颖公(原籍,封颖国公)的举荐而被征辟入就,跟潞公、子方并不同时,其荒谬自不攻自破。靖之是原甫(刘敞,字原父)的曾孙,是位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可是为这部书所写的跋语却说:“孔氏兄弟和我的曾祖父同辈,怀念他们的为人就想听到言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所以把它抄录保存。”汪圣锡(汪应辰,字圣锡)也在书的后面写有跋语,只是记录了上官彦衡(上官均,字彦衡)的一件事,难道他们对书的内容没有深入考查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