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曹操唐庄宗
曹操在兖州,引兵东击陶谦于徐,而陈宫潜迎吕布为兖牧,郡县皆叛,赖程昱、荀彧之力,全东阿、鄄、范三城以待操。操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表为东平相。唐庄宗与梁人相持于河上,梁将王檀乘虚袭晋阳。城中无备,几陷者数四,赖安金全帅子弟击却之于内,石君立引昭义兵破之于外,晋阳获全。而庄宗以策非已出,金全等赏皆不行。操终有天下,庄宗虽能灭梁,旋踵残覆亡,考其行事,概可睹矣。
曹操率部在兖州驻扎的时候,曾经领兵往东到徐州攻打陶谦,可是陈宫暗地里迎来吕布作了兖州的地方长官,所统辖的郡县也都背叛了曹操,依靠程显、荀彧的力量,才保全了东阿、鄄城、范县三座县城等待曹操。曹操回来之后,双手捧定程昱的手,说:“要是没有您出力,找们就没有地方去了!”上表推荐他为东平国(亦即后世东平郡,治所在无盐,即今山东东平)之相。唐庄宗和梁朝军队在黄河边上互相争战,打得难分难解,梁朝大将王檀乘虚袭击晋阳(今山西太原)。城中没有准备,有多次几乎失陷,全仗着安金全率领子弟们在城内击退敌兵、石君立率领昭义节度使派来的军队在城外击破敌人,晋阳城才得以保全。可是唐庄宗因为计策不是自己制订的,对安金全等人的奖赏都没有施行。曹操终于统一了天下,庄宗尽管所能灭掉梁朝,可是转眼灭亡,考查他们平时的行为,就可大概看出端倪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慎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