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爰盎小人
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报私怨,初非尽忠一意为君上者也。尝为吕禄舍人,故怨周勃。文帝礼下勃,何豫盎事,乃有“非社稷臣”之语,谓勃不能争吕氏之事,适会成功耳。致文帝有轻勃心,既免使就国,遂有廷尉之难。尝谒丞相申屠嘉,嘉弗为礼,则之丞相舍折困之。为赵谈所害,故沮止其参乘。素不好晁错,故因吴反事请诛之。盖盎本安陵群盗,宜其忮心忍戾如此。死于刺客,非不幸也。
爰盎是个真正的小人,每件事都是假借公言来报私人怨恨,出发点并不是竭尽忠诚一心一意为君上办事。他曾经做过吕禄的舍人,因此怨恨周勃。汉文帝礼遇周勃,跟爰盎有什么相干?竟然说周勃“不是国家的忠臣”,说周勃并不能因吕氏的事争功,只是正好碰上诛杀诸吕成功罢了。于是使汉文帝有了轻视周勃的思想,周勃被免职回到封国之后,又使他遭受刑狱之难。爰盎曾经求见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没有礼待他,爰盎得宠后就到丞相住处去折损危难他。爰盎被赵谈害过,因此阻止赵谈作为皇上左右的陪乘。爰盎一直不喜欢晁错。因此趁着吴王造反的事情请求杀了晁错。爰盎家本来是安陵的一伙盗匪,怪不得他心怀猜忌残忍乖张到这种地步。他被刺杀,没有死于王法并不是什么不幸的事。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