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册礼不讲
唐封拜后妃王公及赠官,皆行册礼。文宗大和四年,以裴度守司徒平章重事,度上表辞册命,其言云:“臣此官已三度受册,有靦面目。”从之。然则唐世以为常仪,辞者盖鲜。唯国朝以此礼为重,自皇后、太子之外,虽王公之贵,率一章乞免即止,典礼益以不讲,良为可惜!
唐朝封拜皇后、王妃、王侯公卿以及追封官爵,都要举行册命的仪式。唐文宗大和四年,因为裴度任守司徒平章事的重职,裴度上奏表辞绝册封,他的奏表说:“我任这个官职已经三次受到册封了,颜面上很感惭愧。”皇上依从了他。这样看来唐代以册封的礼节为正常仪礼,辞绝册封的人很少。我们宋朝重视这种礼仪,但除了皇后、太子之外,即使是王侯公卿那样显贵,一般也是一次奏章请求免封就作罢,仪式礼节渐渐地地不讲究了,真正可惜!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